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落户余家村 ...
-
“外面现在都在说,那姑娘当日投河便是投的小清河,如今这桥一直没办法建,都是因为那姑娘的怨气不散的缘故,说这周大户缺德事情做多了,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了,因此也不想让他有这修桥铺路的功德呢。”晚上余大山从工地回来,边吃饭,边跟顾清林他们聊着工地上的事情。
顾清林虽不是什么修桥的专业人事,但是也知道哪里是什么水鬼的缘故,大概率是因为选址不对的缘故。听余大山这样说,便随口问道,“那小清河很宽吗?既然不能在水里落桥桩,那为何不建成木拱桥呢?”
“木拱桥?”余小松问道,“那是什么样的桥?”
顾清林一愣,而后又看了看余大山,见其也是一样的一脸不明所以的样子,便问道,“咱们这边没有那种不在河里下桩,直接架桥在水面上的那种拱形桥吗?”
两人齐齐摇头。而后余大山问道,“顾兄弟以前是在哪里见过这种桥?”
顾清林顿了顿,心里不由的一阵苦笑。当初逼不得以谎称自己失忆,如今一不小心就容易露馅。果然当你撒下一个谎,后面就得一百个谎去圆。
“这。。。。。。许是在书里见过吧,我既识得字,许是从哪本书里看过也不一定。”顾清林故做犹疑道。
余小松咽了口炒的香喷喷的大白菜,毕竟年少,也没那么多心思,只开心的说道,“顾大哥你一定是哪个大户人家的公子,不然怎么会懂得这么多东西呢?”
顾清林笑了笑,“你想学,以后我都教给你。”
“嗯!”余小松傻呵呵的笑道,又咽下了满满一口菜。
又过了两日,余大山做工回来。晚间吃饭的时候,余大山说道,“这桥估计是建不成了。”
“为什么?”余小松问道,“不是说周大户已经找了人专门勘测建桥的地址了吗?”
余大山笑了笑,道,“确是。不过今日在新址下桩,又失败了。周大户气急败坏,直说那个测算地址的老头是骗子。”
听到这里,顾清林不由的有些惊讶,“测算地址?这新的建桥地址是算出来的?”
“是啊,”余大山道,“据说找的还是新近来镇子上很有名的一个天师呢。”
“天师?”这回不待顾清林问,余小松又开口了,“天师不都是捉鬼的吗?这测算地址难道不应该是找风水先生吗?”
“吃你的饭。”余大山拍了一下余小松的后脑勺,“什么你都知道。”
顾清林忍不住笑了,生活在后世信息发达的时代,经常会看到各种信息的推送,顾清林记得他就曾看到过平于古代造桥技术的信息推送,并且因此他还特别了解过古代斗拱桥的建造方法。并且,他虽然不会造桥,但至少有一定的常识。
“难道不应该是找专门建桥的人过来勘察水流和河底清况,然后才能决定在哪里建桥的吗?有地方比如水流湍急,或是河底有暗流,淤泥太多等情况,都是不适合建桥的。”
余大山听完,愣了愣,问道,“顾兄弟你莫非还懂造桥?”
顾清林装做想了想的样子,然后才回答道,“造桥我是不会的,但是我模糊的似是记得那拱桥的样子,大致的图稿应是可以画的出来的。”
余大山听到这里,眼前一亮,“若是这样,那或许我们可以将桥的图稿画下来,卖给周大户啊!今天回来以前,我听说那周大户为了证明这桥造不成不是他的问题,放话说谁要能把这桥造成了,他就给谁五十两银子。”
“啊,那太好了!”余小松高兴道,“有这么多钱,顾大哥就可以在咱们村里落户籍了!”
“这。。。。。。”顾清林却是有些犹豫,他既不是那些能工巧匠,自己所有的认知都似限于前世网络上的知识,那些结构和原理虽然他都明白,可毕竟也没有试验过,也不晓得到底能不能行。“我也只记得一些模糊的片段,也不一定。。。。。”
“哎,”余大山却是不以为意,“如果书上都写了的话,那就应该就是可行的。你只管把你记得的画下来,要是真能行,我想那些专门做木工的工匠他们肯定就行做出来。这次有个木匠姓汪,那手艺,据说京城里头都常有人找他做东西呢。”
顾清林一想,这样也行。桥梁结构图他是记得的,前世他还专门买过积本版的斗拱桥拼拆过,画张图是没有什么问题,惹是真的能卖出去,至少可以解决自己眼前的钱荒。
只是,想到这周大户的为人,顾清林的心里又有点堵的慌,为这样的人做嫁人,他也还是有些不舒服的。但是转念再一样,修桥总是好事,至少这桥修成了,河两岸的村子里的人要往来就方便多了。听说夏时涨水,常有人过河不小心溺水的。
说干就干,吃完晚饭,小松帮顾清林点了油酊又磨了墨,顾清林翻出之前帮人写信时剩下的纸,一通的写画画,很快就把图纸画好了。并且还特意在图纸上写明了,这只是一张结构图,具体能否实现,还需要进行验证。
第二天一早,余大山便带着顾清林画好的图纸走了。傍晚回来的时候,身上便多了个小袋子,里面是八个五两重的小银锭子。
“成了?”顾清林惊讶的问道。这速度也未免太快了一点。他对银子原本是没什么概念的,但是看到8块银亮亮的小锭子也不妨碍他高兴的心情。而一旁的小松则是高兴的拿着银锭翻来覆去的,爱不释手。
“好多银子啊,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银子呢!”
余大山咧嘴一笑,“嗯。”后又解释到,“那周大户,人品信用不怎么好,为防万一,我把你画的图分成了两部分,先拿了一部分给那汪木匠看过了,他研究了一下,觉的应该可行,然后我才带着他一起去见了周大户。那周大户给了钱我才把另外一半图给图纸给他。下午那汪木匠还有几个造桥的人一起商量过了,那个图纸他们说只要稍加改动就可能动工了。”
顾清林听他这么说,不由的心里暗暗叹服余大山表面看起来大大咧咧,做事情却是想的很全面。他心里也很是感激他为了自己这样奔波,“余大哥,真的麻烦你了。”
“嗨。”余大山摆了摆手,又说道,“原本周大户是给了五十两的,但是我自己就做主了,给了带我们过去的那管事的二两银子,又给了那汪木匠和那几个造桥人八两银子。”说到这里,他有些无奈,“这毕竟没点好处费。。。。。。”
“我明白,”不待余大山说完,顾清林道,“余大哥不必解释,我不是那种不知好歹的人。”
三人围着这白亮亮的银锭子,不由的都开心的笑了。终于有钱,可以在余家村落户了。
时间不等人,为了赶在民调之前把户籍的事情解决了,隔日余大山就请了村正一起,带着顾清林就去了镇上。起先顾清林还在担心镇上衙门办事处的人盘问来历,但是得益于村正与镇上的监正还有点八竿子打不着的远房亲戚关系,且银钱给的又足,户籍的办理过程出奇的顺利,顾清林甚至都没怎么说话,只是报了个名字,就顺利拿到了户籍。从此以后,顾清林在这里算是正式有了落脚的地方。
当然,相对应的是银钱也是没少花,算上那些个办事文役的辛苦费,这一趟足足花费了快十五两的银子。普通农户人家一年所费的银子也不过四五两,这一趟的花费抵得过普通人家三四年的用度,更别提那些没有自己土地的流民了,倾其一生也不可能会有这么多银钱,就更别提落户的事情了。
村正对此也十分的高兴。这时候的读书人金贵,但凡能识得几个字的人都想方设法的要去到镇上县上,去谋一份生路,挣的说不得有多少,但总是比在村子里面朝黄土背朝天,还要时时受得各种苛捐杂税的盘剥的村里人要好一些。
此番顾清林落户他们余家村,一时半刻的村子里有了读书人,村民们平日读个信写个信什么的眼见的方便了许多。此外村正也还存了些许的私心,若是顾清林能在村子里安稳下来,以后计不定也有机会可以在村子里面办个私塾,不要求村里的娃们科考之类的,好歹也能识得几个字,将来也算是能多为娃们寻得一条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