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王者 ...
-
周围再一次鸦雀无声;文武百官都仍在为这少年皇帝突如其来的果决震惊。他的一席话似乎让崔烈心下更是笃定,于是崔太尉走上前两步,礼道,“陛下,朝中公卿皆在此;若要议事,当请百官一同入宫。”
诸葛亮沉思片刻,又觉人多也有人多的好处,便点头称是。他拉过刘协,攀上马车,正准备唤崔烈上前驾车,但刚想开口却又迟疑。崔烈方才已是得罪了董卓,他若是再唤崔烈,唯恐让董卓更嫉恨,最终却是害了崔烈,倒不如另寻一位朝中大员驾车。这迟疑的瞬间,董卓却是又坐到了车前。周围官员还在面面相觑,董卓已然催动马匹,于是无论他心下如何愠怒,至此却也只能默然。
“诸位还请随着陛下车驾入宫,”董卓回头,和气地命令百官。
车轮再次支呀呀地转了起来,旁若无人地穿过一众官员,径自往南面皇城驶去。待穿过津门,入了洛阳城中,便见街上空荡荡的,只有一队队的兵士来往巡查;看兵士衣着,十之二三应是京城北军,其余定是董卓的并州军,其中还夹杂不少羌胡人士。京城北军虽是衣着光鲜,看上去却显得萎靡不振,队形杂乱,巡行的军士还不停地交头接耳,待看见大队人马入城又显得慌张失措。并州军则是和城郊见着的队列一样,俱是踩着整齐的步伐,气势肃杀;看见他们的车驾队伍,并州军也不显惊慌,确定驾车的是董卓后便秩序井然地让道。诸葛亮一路观望,更觉心惊。都说董卓有小智无大谋,麾下龙蛇混杂,残暴无道,方叫中原百姓恨之入骨。怎想今日看见的却只是慑人的精兵,并已经牢牢地握住了洛阳城?相比之下,倒显得京城北军让人担忧;若有冲突,只怕京城军根本无法与并州军对抗。袁绍袁术丁原这些人皆是庸才;如今却还有谁能制约董卓?
“董将军麾下将士当真精良,”他试探性地问道,“只是乱党如此猖狂,却不知董将军可有何损失?死伤的将士,朝廷定要重赏。”
董卓沉声应道,“回陛下,臣军中伤亡百余人,若有朝廷抚恤自是上佳;臣先替他们谢陛下隆恩。只是他们大多却不是被宦官乱党所害。臣入城之后便见袁校尉大肆捕杀无须之人,臣不得已挥兵阻止,方有百余人被袁军误伤。陛下若能对借口清君侧而滥杀无辜之人有所惩戒,臣相信伤亡军士更感陛下之公正仁德。”
诸葛亮心下更惊:董卓竟然已与袁绍短兵相接?再看城中景象,落了下风的绝不是董卓;而如今董卓在他面前说这些话,显然有意一举击垮袁绍。董卓的动作却也太快,太快了些!他勉力定下心神,干脆也不再旁敲侧击,直接问道,“敢问董将军此次入京带来多少兵马,可否保东都平安?”
“臣统军一万东来,五千前军已入城中,五千后军三四日之后也该到了。”
诸葛亮微微蹙眉,心下更是疑惑。当初他曾听董卓之乱时在洛阳游学的大哥说过,董卓初入洛阳时也不过三千兵士,为造声势深夜遣兵出城,次日再大张旗鼓地入城,方才叫二袁等人以为他兵多将广,不敢肆动。如今董卓说有前后两军,便是要用这般障眼法震慑洛阳?他正欲开口,却突然听董卓说道,“陛下,前面便是北宫,却要到何处议事?”
他静了片刻,然后扬眉道,“去南宫,崇德殿!”
“哦?”董卓似乎有些惊讶。
“不错,崇德殿,”他又重复了一遍。
董卓沉默了,只是驱车向前。马车穿过北宫,由南宫的玄武门而入,一路南下,又穿过几座门,绕过几座宫殿,终于来到了洛阳皇城中心的崇德殿。这里是群臣朝贺议政的地方,可容万人。马车在玉阶前停下了。夜空中的乌云不知什么时候都散了,清冷的月光将殿顶的灰瓦照得仿佛黑玉一般冷润,让崇德正殿更显威严。
皇穹垂象,以示帝王。紫微之侧,弘涎弥光。大汉体天,承以德阳。崇弘高丽,包受万方。内宗朝贡,外示遐方——就算大汉江山风雨飘摇,四百年王朝余威尚在,让人不由自主地敬佩和畏惧。
诸葛亮下了车,拉过刘协的手,然后头也不回地拾阶而上,一路走到大殿门口。推开硕大的木门,只见殿中黑漆漆的,更是死一般的空旷沉寂。刘协靠近了些,紧紧地抱着他的手臂,小声说道,“皇兄,我们当真要进去?我怕…”
“莫怕,”诸葛亮安慰他道,然后转身问跟在身后的董卓,“董将军可有火折?”
董卓在袖子里摸索了片刻,当真摸出了一个火折子,递到他手中。他吹燃火折,然后一手拉着刘协,一手高举火折,借着那点微弱的光步入崇德大殿。虽然宫中大乱,但崇德殿似乎未遭洗劫,大殿中的烛台灯架俱在。他一路走过,点燃一盏盏油灯,崇德殿便一点、一点地亮了起来。待他终于走到殿首,却不由在御座前怔怔站了片刻。
他很想让刘协坐在那里,自己站到一旁去——可是九岁的刘协如今只是陈留王罢了。
于是他让刘协坐在御座前的台阶上,安慰地捏了捏刘协的小手,然后转过身去,缓缓坐下,在那镶金嵌玉的御座上。
董卓在离他不远的地方站定了,正用一种复杂的眼神看他。而他却是注意到:董卓脱了靴子,解了佩剑,站在右首的灯架边,远离三公的位置。
他心下稍稍松了一口气;至少眼下董卓还不敢公然不敬。
文武百官正陆陆续续地跟进殿来,终于叫这方才还空荡荡的崇德大殿渐渐有了生气。待所有人都走进殿中,董卓突然一撩战袍,跪了下来,叩首致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他高声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