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国史 ...
-
大凉朝,自建朝至今一百三十余年,盛衰之事皆在情理变换之中。
明朔元年初,天下不定,割据三分自治,其中以荆楚实力最盛,祈梁次之,西关挟天子以自保万全。明朔五年秋,祈梁大旱,西关野心如司马昭之心。盗大凉皇帝兵符——玄龙印,百万之师挥军北上,以拖欠朝廷赋税粮饷为由伐之。荆楚隔岸观战,似是与己无关,实则深谙唇亡齿寒之理。
明朔六年,西关步步紧逼,处处为营,祈梁终不能敌。明朔六年夏,西关直捣黄龙,一举攻破祈梁都城,杀祈梁王,闭京都城门,大肆屠杀祈梁子民,三日不止,一时哀哭响天彻地。
明朔六年秋,西关军队归国,半路遭荆楚埋伏,因战事过频,西关不敌,全军覆没。西关王大骇,集国内兵役备以备护国之战,又征兵祈梁,奈何屠城之事深入民心,祈梁子民恨西关入骨,纷纷逃窜,投靠荆楚。
明朔七年,荆楚王奏禀大凉皇帝,以仁义伐之,大凉皇帝无能,准之。一时间原祈梁群雄四起,皆为灭西关而战,祈梁四面楚歌,哀兵必败,明朔七年年尾,西关灭。屠城战犯被俘,西关王自尽,荆楚得玄龙印。
大凉皇帝猜忌颇重,明朔八年,派使者入荆楚,要求荆楚王交出兵权,以示忠心,步步紧逼。荆楚王不从,斩来使,以大凉皇帝昏庸无能愤然起兵反。大凉士兵多年未战,已疲软不堪,又有“玄龙凤舞”卧于荆楚王之手,江湖坊间皆以为“得炫龙凤舞者得天下”。明朔八年秋,荆楚一战夺朝,大凉皇帝见大势已去,饮毒自尽。史称“严秋政变”。
又一年,天下定,荆楚王万俟渊,改国号为荆楚,定年号为福佑,定都凤岐,福佑元年初,万俟渊广纳贤才,为收复人心,依旧重用亡国能臣,以仁义礼信待之。
福佑十年,江湖纷传,玄龙印凤舞玺无故失踪,乃是上天有所暗示,荆楚之治不合天意,当年万俟渊以不耻手段夺得玄龙凤舞,取天下,玄龙凤舞皆是至灵之物,十年后不满现今暗自去之。由此,天下纷乱,万俟渊一时人心大失,百感交集,加之征战多年,早已心力交瘁,一病不起。福佑十三年,乘风西去,至此玄龙凤舞依旧下落不明。
万俟渊之子,万俟尘定即位,年号昭瑞。
新帝即位,年方十九,四海之内,不服者数不胜数,暴动无数。昭瑞元年年初,风漠哈坦答族异动,新帝任岑惟轩为将,领兵平乱。昭瑞元年六月岑惟轩凯旋而回,新帝亲临城门迎之。下月,哈坦答族首领将其次子呼延行止送入京都,以示友好。经此一战,各处异动再不敢肆意乱为。
昭瑞二年寒冬深夜,一男子精疲力竭昏死在皇城门外。昭瑞三年,万俟尘定封禅伏龙山绝顶,玄龙凤舞惊现封禅祭。由此,群臣皆服,百姓齐呼万岁,天下再定,山河内外一派升平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