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公主重生 ...
-
安宁眨了眨眼睛,视野中华贵的雕花木床渐渐变得清晰起来——她幽幽的叹了一口气,终于安下心来。这是她这几天每天早上醒来都要确定的事情。
重生的这些天来,她一直处在惶恐不安中,就怕现在拥有的幸福只是南柯一梦,就怕一眨眼又回到了冰冷的宫殿中。
是的,她已经不再是那个年幼无知,天真到幼稚的安宁公主了。
安宁拉了拉自己身上的锦被,又想起前世,不,应该说是未来即将发生的事情。
她作为大周王朝最受宠的小公主,有着温柔慈爱的母后,有着威严英明的父皇,更有着疼惜自己的太子皇兄。因为在自己出生的那一天,边关传来捷报,而那年又是粮食丰收的祥瑞之年,她自然被视为整个皇室的掌上明珠。
因为被保护的太好,虽然安宁并不十分刁蛮,却也有着自己的小性子,于是在自己十五岁那年的上元节,才会缠着太子皇兄,让他带自己出席京城里一年一度的诗会,才会遇到那个让她曾今牵肠挂肚,现在却恨之入骨的人。
那个人以一曲《将进酒》夺得了当年诗会的魁首——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如此佳句,怎能不让她倾心?
太子自然上前结交此人,也自然被他的才华所吸引。不论是那人提出对付外族的策论,还是大开商路,以商税替代农税的千古未闻之妙法,都让当时年幼的安宁崇拜不已。
而安宁也自信,那人的那一句“那人便在灯火阑珊处”说的就是自己——那人情意绵绵的眼神,让当时的安宁整个人都醉了。
在太子将那人引荐给父皇后,果然被慧眼识人的父皇看重,而探知了自己心意的母后,也提议让那人尚公主,以此来抹平有关于那人“幸进”的不利言论。
可是,婚后的生活并不如安宁想象的甜蜜。
那人在新婚当晚“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承诺,根本经不起时间的推敲。在婚后一个月内,安宁就发现那人不仅跟自己的贴身婢女有暧昧,同样也和青楼花魁不清不楚。
没关系,那些低贱的女子不可能争得过自己——安宁曾经这样安慰着自己。
但是,那人在不久后居然将自己从小定亲的贫贱妻子也领进了门——被宠坏的安宁自然和那人爆发了剧烈的争吵,可还是败在了那人看似痛苦的眼神中。
“你们每一个,我都是用心去爱的……”——瞧,那人说的多好听?居然将安宁堂堂公主之尊,和婢女,平民,甚至风尘女子相提并论!
可惜当时的安宁被那人推崇的“爱情”迷花了双眼,居然认为只要那人心中有自己,一切都可以不在乎。
于是,对那人不满的母后,也被自己的言辞说服——这世上有哪个男子不是三妻四妾的呢?而皇兄和父皇——自然将这位未来的栋梁之臣看的比安宁更加重要。
如果一切就这样发展下去,安宁也不会有那么多怨恨——就算自己未足月的孩子被那花魁害死,却得不到那人的理解,就算自己因为过分任性而渐渐和那人生疏——可是,自己是公主啊,从来都有任性的权利,不是吗?
千不该,万不该,那人不该在边关告急的时候,随同太子一起出征,更不该和那异族公主勾搭在一起。
太子阵亡杀场,而那人却凯旋而归——这其中有多少奥妙,当时的安宁什么都看不清。只知道母后莫名的病重,贵妃莫名的跋扈,而贵妃不足十岁的孩子拜那人为师。
等父皇遇刺身亡,那人成为托孤大臣,扶着他的好徒弟登基,并在五年后通过禅让,顺利的改朝换代后,安宁终于醒了。
自然,就算安宁是那人的结发妻子,作为前朝公主的她也是不可能成为皇后的,而心有不愤,一直被其他宫妃陷害的安宁,也被不念旧情的那人打入冷宫。
索性老天开眼,又让安宁回到了她的十五岁。
“安宁,走吧。上元节诗会……你期待已久的,不是吗?”当太子哥哥无奈,却极其宠溺的看着安宁时,安宁自然甜甜的笑了。
于是,两天后,太子殿下遗憾的听到自己看中的那人失足落水而亡的消息。虽然遗憾自己失去了一位有才之士,但他很快被自己最宠爱的小妹妹的婚事所吸引了。
安宁平静的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魏武侯世子——这个前世在自己最落魄的时候,向自己伸出援手,让自己能以应有的尊贵姿态安然死去的男人。
“世子不问我为何要杀死一位素不相识的大才子吗?”安宁问。
“那所谓的才子不过是一白身平民,生死自在公主的一念之间。”世子恭敬的回答。
“一年后……你就是我的驸马了,你……”安宁在问这句话的时候有些犹豫——她不知道经过了前世种种的自己,是否还能有一颗经营婚姻的心。
“自从臣十岁那年见过公主,就对公主念念不忘……”世子猛地抬起头来,一板一眼的说着——可惜他脸上浮现的淡淡红晕出卖了他。
安宁有些羞赫的笑了。
后世对这位天纵奇才,提出《平边策》、《言商策》……等千古良法的镇国安宁大长公主褒贬不一。有的说她牝鸡司晨,以女子之身在父兄皆丧后垂帘听政十载之久。有的称她为中兴之主,不仅不贪慕权势,用心培育了三代帝王,还为大周定下了传承之基的君主立宪之法。
然而,无可否认的是,这位长寿的公主,一生过的极为平安喜乐——除去青年丧父,中年丧兄的遗憾外,不仅和驸马白头到老,传下了“一生一世一双人”的佳话,也约束子孙后代,并未皇室自己的未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她同样也是唯一一位非帝王,却被史官编入《帝王本纪》的传奇女子。
至今,由这位公主建立的皇家大学堂仍在为国家培育一代又一代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