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莫斯科 ...
-
激烈的枪炮声渐渐停息,战争的硝烟慢慢散去,伟大的卫国战争结束了!
1946年11月上旬的一天,一辆吉姆牌骄车从克里姆林宫开出,向机场驶去,车上坐着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当时最年轻的上将什捷科夫.亚力山大.谢尔盖。
骄车平稳的行驶着,什捷科夫在闭目养神,然而大脑却回想着刚才在克里姆林宫里接受的新任务。五天前,还担任着红军驻柏林占领军副司令员的什捷科夫接到大本营的命令飞回祖国,在参加了11月7日庆祝十月革命节的盛大阅兵式后,就在今天上午,他奉命到克里姆林宫来见国防委员华西列夫斯基元帅。
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拍着什捷科夫的肩膀说:“什捷科夫同志,这几天休息的还好吗?”
什捷科夫立正回答道:“谢谢元帅同志的关心,我休息的很好。”
华西列夫斯基元帅严肃的说:“召你回来是斯大林同志的意思。战争虽然结束了,但新的世界格局使得东、西方两大阵营将会形成一种长期的对抗之势。美英法这些昨天还是我们携手作战的同盟国,明天就有可能成为我们的敌人,帝国主义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我们怎么办?只有加强戒备,严阵以待。可严阵以待不是一句空话,必须要有能打击敌人和震慑敌人的武器。什捷科夫同志,你也知道,美国人拥有原子弹,要不了多久,英国人、法国人都可能会有,这对我们将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在二战进行期间,我们的情报部门就已经收集到了美英法研究原子弹的准确资料,而我们的科学家也在加紧研制原子弹,这对我们来说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去年,国防委员会成立了专门委员会领导和协调原子弹的研究工作,委员会的主席是贝利亚,成员有马林科夫、沃兹涅先斯基、万尼科夫上将、扎□□亚金中将、库尔恰托夫、贾丕才、马赫涅夫和别尔乌辛同志组成。这是一项绝密的工作,除了科研实验室外,我们已经在中亚建立了采铀矿,在埃利克特罗斯塔利城建立了提炼铀的工厂,我们还要建造实验用的反应堆、核爆实验场等很多设施。其中还有近十万古拉格监狱的囚犯参与了核爆实验场等工程的建设,当然这是在他们不知情的情况下。召你回来的目的就是:马上组建一支以军为规模的精锐部队,由内务部直接领导,担负起保卫这些铀矿、工厂、实验反应堆、核爆实验场等设施的任务。这项任务已经得到了斯大林同志和国防委员会的批准,国防委员会已授权你可以抽调红军中任何一支部队和任何人员来组建这支部队,命令已经下达到总参谋部。好了,我要和你说的就这些,具体情况万尼科夫上将会向你布置的。什捷科夫同志,祝你成功。”
什捷科夫向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敬礼后说:“请斯大林同志放心,我会完成好这次任务的。”
与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告辞后,什捷科夫又来到国防委员会向万尼科夫上将报到。
万尼科夫上将握着他的手说:“什捷科夫同志,任务都清楚了?”
“是的,都清楚了。”
万尼科夫上将关心的说:“打了几年的仗,也没能好好休息一下。这样吧!你先休假一个月,等休假回来后再谈组建部队的工作。”
“上将同志,我服从命令。”
休假一个月,这对于从战争伊始就一直在战斗的什捷科夫来说,不谛于是一个梦寐以求的机会,如果不是回来接受新任务,还在柏林担任苏军驻德副司令员,天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休息。现在可以休假了,他也想家、想自己亲爱的人。想到亲爱的人,一种难言的痛楚在内心隐隐作痛。有了这一个月的假期,他要立刻去找人,寻找从战争一开始就让他惦记的人、在他生命中与他息息相关的几个女人。
飞往黑海的军用运输机在云中穿行,碰到气流忽上忽下的有些颠簸。机舱内噪音很大,但对于听惯了枪炮声的什捷科夫来说,这点噪音仿佛就是一场大战前的前奏。
什捷科夫从上衣兜里掏出一张纸端详着。这是上午从万尼科夫上将那里出来,他来到苏军医疗委员会,要求查找自战争爆发以来几个伤员的下落。可委员会的人一听他只能说出的一些大概情况后就直摇头,称这是大海里捞针,很难查到这些伤员的确切下落。什捷科夫急了,他急中生智,拿起电话打给总参谋部,总参谋部当然知道什捷科夫的新任命,立即给医疗委员会的负责人打去电话,要他们立刻满足什捷科夫的要求。
负责人不敢怠慢,亲自陪同什捷科夫到医疗档案处查找。什捷科夫只能提供这几个伤员的姓名和职务。这几个伤员都是女性,而且都是重伤。但由于负伤的时间、地点不同,有战争初期负伤的,也有战争中期和后期负伤的,而负伤后的战场救治和转送的后方医院也不同,所以转送到后方医院是否还活着、是否又转到别的医院等等都是未知数,查找起来很困难。好在两个小时后,终于查到了一些线索,什捷科夫要找的四个人中,有三个现在住在黑海的两个医院,还有一个下落不明。什捷科夫现在手里拿着的就是查找到的一份名单:
少校通讯主任阿芙罗拉·舒雅
坦克上尉瓦列里娅·瓦莎
海军中尉维克托莉娅·娜塔莎
高炮中尉叶卡捷琳娜·马卡洛娃
陆军中士阿莉娅·安德列耶芙娜
看着这份名单,什捷科夫如鲠在喉。医疗档案是几年前的,现在她们还活着吗?伤都好了吗?面对这些未知,让什捷科夫心乱如麻、思绪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