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君臣一梦,今古空名 ...

  •   因为无意看到网上关于钟汉良饰演满清第一才子纳兰容若的报道,一时好奇,找来《康熙秘史》看,难得的没有快进,一集一集的看过,完结的那刻,颇觉荡气回肠,余味不尽。

      虽以康熙为名,剧中最出彩的人物,却是男二号钟纳兰。先以古装扮相论,钟汉良本是现代气息浓郁的人,《四大名捕》中的追命却英秀飒爽,令人眼前一亮,《逆水寒》里的超级反派顾惜朝更是集清俊倜傥痴情狠辣于一体,青衫卷发的形象迷倒大江南北无数粉黛。也许是因为顾惜朝身上透出的那一缕儒雅之意,钟汉良摇身一变,成了惊才绝艳的纳兰公子。提笔成文,持卷望月,是清隽出尘的才子,甲胄加身,弓马驰骋,是豪气纵横的武将,且文且武,宜静宜动,当真是赏心悦目,每次出场自然抢戏。

      关于纳兰形象的塑造,虽是戏说,倒也尽量贴近历史。史上纳兰性德出身满清豪门,秉承八旗弓马天下的传统,精擅骑射,却又好读书,通汉学,经史百家无所不窥,能诗善赋,尤工词。他以未及弱冠之年中举,后中进士,却被授以御前侍卫的武官职位,直至“人以为贵近臣无如容若者”。纳兰词,多凄婉幽怨,有“花间”之调。史上的纳兰,有对发妻哀哀悼亡的深情,也有纳才女琴瑟和鸣的风流。

      剧中的纳兰公子,父系是满族显赫却遭冷落的叶赫部,父亲纳兰明珠在朝中并不显山露水,尚不是后来贵倾天下的权相,母亲又是身败名裂的多尔衮的侄女,这样的出身,也算是八旗中的贵胄,但在顺末康初的年代,绝对不受什么待见。纳兰甫出场时,也不过是王府家的伴读,只是才名早已远扬。热血年少,总是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抱负的,一檄神功圣德碑文,也让骄傲的少年天子倾心折腰。其后,在康熙的身边,共历朝堂鬼蜮,铁马金戈,纳兰性德的政治眼光,军事才干显露无遗。

      编剧对纳兰这个人物应该是偏爱的,不但赋予他超卓的才能,更浓墨重彩的彰显他过人的风骨。纳兰的一生,唯情义二字,对父母之情,他侍奉双亲至孝,为家族一再压抑隐忍原本不屈的品性,对知己之情,他鞠躬尽瘁以报,为康熙殚精竭虑生死相随,对红颜之情,他尊重珍爱深藏,一片至诚情怀,独对东风,尽成消瘦。情深若斯,更有大义,对屈死良臣,他大醉哭送,护君威纲纪,他引颈赴死,为苍生福祉,他怒犯天颜。胸中浩然之气,并不因口中称奴而有丝缕消逝,背上峥峥傲骨,并不为阶下屈膝而有些微圆通。

      这样一个几近完美的形象,让人看了并无虚幻不真的感觉,可说是《康》剧的成功,编剧、选角、演员、导演各尽其力,才有了这位“一见纳兰误终身”的翩翩公子。而从另一个角度讲,这也是《康》剧的失败。因为配角特别出彩,致使主角黯然失色,这是秘史系列中除《孝庄秘史》外的通病。《皇太子秘史》中的四阿哥,隐狠善谋,把所谓善良痴情的男主角比到了角落中,除去演员的因素外,编剧有很大责任,相比较于太子和如玉琼瑶式的爱别离,四阿哥与紫瑛相知相爱,家仇国恨中却开出一朵绚烂的情花,即使是最后落入俗套的反目成仇,也被演绎得爱恨交织,令人欲罢不能。到了《太祖秘史》,编剧显然是吸取了教训,贯彻了抑配扬主的坚定路线,努尔哈赤功业大成,名花尽收,而他的倒霉弟弟舒尔哈奇情场失意,更死得身败名裂。只是这样不合情理,生拉硬别的安排,明显侮辱了观众的智商,反而弄巧成拙,拙劣的抑配扬主,只能令人对主角反感。到了《康熙秘史》,编剧只好手段再变,让纳兰尽得红颜深情,却难消受美人恩,以衬康熙宏图大志,终舍私情而就皇权的成长。可惜的是,夏雨版的康熙怎么看都是个暴躁任性,甚至残忍的君王,内有孝庄,外有纳兰,什么帝王之道,帝王之术,更是完全不沾康熙的边儿。更可怕的是,康熙初被塑造为一个心胸狭隘,携隙报复的人,后来的改变为时已晚,又太过突兀。如此改编,让人不免为那位不输秦皇汉武的康熙大帝抱屈,除鳌拜,平三藩,收台湾,通漕运,何等政绩,结果除权臣成了鳌拜的成全,平三藩是吴三桂式的冲冠一怒为红颜,收台湾,通漕运更是一言带过,难得的文成武功,生生湮灭在一代才子的珠玉诗文中。难怪有人戏言,《皇太子秘史》应叫《雍正秘史》,《太祖秘史》应叫《努尔哈赤和爱他的女人们》,而《康熙秘史》更该改成《康熙与纳兰性德不得不说的故事》。

      纳兰与康熙: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

      纳兰临终时对康熙说,他一生的幸事是遇到了康熙,他一生的不幸亦缘于此。其实他倒是客气了,他遇到康熙,怕是他阿玛明珠的一生幸事,而他一生的悲剧,全因康熙的嫉妒。曹寅说得好,纳兰性德生了个奴才的命,却长了一颗人的心。比文才,莫说是名动满汉的纳兰,便是侍读曹寅也胜康熙许多,只是曹寅懂得事君之道,小心翼翼,收敛才华,这才得了个前程,换一生平安。纳兰却锋芒毕露,才华横溢,事康熙为君,他鞠躬尽瘁,已尽了为人臣的本分,待康熙为友,他生死相随,也守了做兄弟的承诺。康熙要的,是他为人的尊严和珍视的爱情,这两样更贵于生命,不能给,也无法给,给了便不再是自己,真的成了奴才,是以他一世犯上,落下了不敬的罪名。

      对纳兰,康熙难掩爱才之意,偏又生攀比之心,既要让纳兰为他所用,又不忘处处打压,明明冠绝三甲的文章,硬是贬为二甲第二,还要显示一番君恩浩荡。说来康熙确实对纳兰有知遇之情,一句生死患难的兄弟,永远套住了一腔热血酬知己的才子。也唯有知己,才能如此残忍精准的折磨纳兰,知道他学通古今,抱负远大,便一世着他做个小小侍卫,连外放县令也吝啬,知道他真挚重诺,痴情相思,便逼他负尽红颜知己。古时男子,无非是修身齐家治国,纳兰满腹才学,满心相思,尽无出处,最终只落个血溅书笺,英年早逝的结局,说来说去,皆是这位知己兄弟的恩典啊。

      纳兰与慧儿:空有相怜意,未有相怜计。

      纳喇慧儿人如其名,秀外慧中,温婉柔美,是与纳兰青梅竹马的恋人。这份融入兄妹亲情,文辞唱和的初恋,纯粹美好,也格外的脆弱。他们的分离,是命运的捉弄,慧儿入宫选秀,阴差阳错,成了皇上的妃嫔,宫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恋情这样突然的结束,他们不是没有挣扎过,横亘在面前的是赫赫皇权,浩浩天威,殉情也许是个凄美浪漫的结局,可是两人的身后,将是无辜获罪的家人。这样的分离,无奈断肠,天长日久,只余惆怅。

      康熙对慧儿,是有着歉疚和怜惜的,而君王之尊又不容后宫妃嫔心心念念的居然不是皇上,于是他反复说,要慧儿心甘情愿成为他的女人。他成功了么,恐怕没有,入宫为妃,纳喇慧儿只是认命,便是欣赏少年天子的大略鸿志,也始终宛转承欢,小心服侍,高高在上的君王,后宫佳丽三千,本不是一份平等的爱,如何期待一颗完整的心?

      纳兰与青格儿:归去来,玉楼深处,有个人相忆。

      青格儿真是《康》剧里一个亮眼的存在,特别是前半部。这是全剧唯一一个对康熙不买帐的人,阿玛是权倾朝野的辅政大臣,恃宠而骄,少女时代的青格儿不是不刁蛮任性的。她爱慕纳兰的才学,便径自上王府去见喜欢的人,那一份爱,几乎是有些咄咄逼人的强烈。然而青格儿不是普通的贵族格格,她本身也是精汉学好诗文的才女,透过纳兰的诗词,她爱上了纳兰那颗纯澈真挚的心。为了所爱,她敢犯天颜,虽仗父荫,却也难掩执着无悔的气势。更让人心折的是,那样骄傲的女孩子,对爱情却是谦逊卑微的,只要能日日见到纳兰,便是为奴为婢,也觉甘之如饴,即使知道所爱之人心有所属,亦不改初衷,只求付出,不思回报。

      青格儿与纳兰在鳌拜府那场拒婚的戏,已是全剧写情之至,青格儿明知纳兰仍然钟情于慧儿,却愿嫁于纳兰来救他性命,而纳兰不愿委屈青格儿,既不能倾心相待便绝不应承这刀口下的婚约,难得的是,所有人都不明白的纳兰的犟拗,青格儿却懂,“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这份缠绵入骨的相思,是纳兰的,也是她的。

      康熙对纳兰一生的心结,大半在青格儿。天下是皇上的,可疆土财富易得,人心却无法强取豪夺。康熙对青格儿的一见钟情,并没有太多基础,高高在上的他,可能是要和纳兰争口气,或者是要驯服青格儿这个对他不屑一顾的女子。可是他不明白,像慧儿一样,能打动女人的,是一份专一的爱,后宫三千,若非为了家族权势,富贵荣华,又有哪个女人心甘情愿去追逐帝王的柔情?口口声声说爱,关键时刻康熙并未流露太多怜香惜玉的意思,扳鳌拜断然下手,又利用青格儿去劝阻兵谏的二阿哥。也许是戏说的需要,青格儿被赋予了一个复杂的身世,而这个身世,恰恰令她不可能成为康熙的女人。康熙此时的反应,自然是我得不到的,谁也别想得到。直到青格儿要和亲下嫁,他才酒后失言,心不甘情不愿的去成全纳兰。除了纳兰和二阿哥,每个号称爱青格儿的人,孝庄,康熙,鳌拜,都不约而同选择了牺牲青格儿。青格儿此时虽然拥有了纳兰的心,却也看透了世情,她嫁给纳兰,便是害了他,康熙容不下这样一对不屈服的情人,孝庄更不会放任一个跟皇上争女人的奴才。纳兰的深情留不下她,青格儿只有走,以她的青春,她的美丽,她的才华,去挽救那片她阿玛身败名裂也要维护的江山。

      十年离散,万里相思,再见时情依旧,人憔悴,事事非。纳兰已娶正室,青格儿避世江南,可是这样“相思相望不相亲”的两个人,康熙仍然容不下。既是我得不到的人,我便狠狠作贱一番吧,看你们服是不服。于是一道恩旨,青格儿屈身嫁于纳兰为妾,洞房花烛,新郎被逐出新房,新妇被召入宫中。康熙就像一个孩子,天真的要青格儿看他如何精经励治,如何英名神武,如何江山大统,如何功垂千古。仁者得人心,得人心者得天下,最终这一份仁慈,是由一个消逝的生命和一段破碎的爱情,教会了康熙。

      平心而论,《康》后半部不无狗血之嫌,无风生澜,硬硬造出许多曲折磨难,实在没有必要。结局的部分又有匆匆而过的感觉,纳兰的急病也真是来如山倒,前一幕刚被拎出洞房,下一幕就昏迷吐血,也不知我看的是不是删节版,中间错过了什么过渡情节。也正因仓促结尾,康熙迟迟不能开窍,最终觉悟,为时过晚,大错已铸成,严重削弱了男主角的形象,好好一个贤明君王被妖魔化,让人很是无奈。看到最后,一代才子被活活窝囊死了,脑海中突然蹦出一句老话,“旧社会把人变成鬼”,皇权之下,人性扭曲,何谈真情。

      此剧服装是个亮点,通常来讲,满清旗装,富贵堂皇有余,飘逸出尘不足,常在电视银幕晃来晃去的长跑马褂,更是“毁”人不倦,令人发指的窝囊。此时不得不赞叹一下《康》剧的服装组,对男装基本舍弃了马褂的理念,严格贯彻了腰带的显要地位,年轻男子多显得长身玉立,服饰色彩多变,鲜艳而不俗丽,冷凝而不沉闷,素淡而不单薄,样式更是多变,便装官服各擅专场,丝毫不露寒酸之气,实在胜过许多电视剧中“一袭青衣走天涯”的贫瘠。至于女装,富贵雍容有之,俏丽妩媚有之,飘逸柔婉有之,自是不必提了。

      《康熙秘史》的选角也相当成功。邬倩倩的孝庄,老谋深算,不愠不火,邬倩倩已是秘史剧四朝元老,演这样统领后宫的女人可算驾轻就熟。杜雨露的鳌拜,忠勇中暗藏锋芒,气势威严,又带忍辱负重,算是颠覆被金庸妖魔化的鳌拜。蔡琳的皇后,柔美善良,更把宫怨的凄苦诠释得入木三分,这位韩国的女演员,在语言不通的环境里,居然可以把中国古代的角色演绎得如此深刻,真是难得。饰慧儿的石小群,气质不错,表演上也算中规中矩,也许是角色本身的关系,并没有太出彩的地方。胡静的青格儿,扮相美丽,早年的娇蛮张扬,中期的哀伤绝望,后来的沉静通达,都相当可信,是秘史系列中除《孝庄》里的大玉儿外,最深刻的形象。钟汉良的纳兰容若,也是一绝,几种近乎矛盾的气质,文秀和英武,强韧和脆弱,不屈和无奈,都在他身上融合,表演真诚自然,不露雕琢痕迹,让人见之不忘。

      最后要说的,便是康熙,这个皇帝可算被夏雨演砸了,也许编剧要负一定的责任,可夏雨是个本色演员,自身的一股痞气挥之不去,演皇上终究还是勉强了些。最初康熙是让谢霆锋来演,最后因为他不愿剃发而作罢,虽然怀疑凭谢氏的演技,碰上这样的剧本只怕更是无力回天,但在网上看到了他最初的定妆照,不免扼腕,若是左右演砸,还不如小谢上场,起码有个美形的康熙,不能赏心,也能悦目啊。纵观秘史系列,可以驾驭这个少年康熙的,也许只有赵鸿飞一人,顾盼凌厉,多情寡恩,暴躁叛逆,心机深沉,这些复杂的气质在他演过的角色中都曾出现过。可惜他演了三代的弟弟,终究还是没有在秘史中挑大梁的机会。网上有高人自制了MV,探究了赵氏康熙和钟氏纳兰的组合,总算是遗憾中的一丝慰藉。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