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六合同春 ...
皇城坐落在京师的中轴线上,九门环绕。暮鼓晨钟,钟鸣鼎食的天家富贵之外,是绵延如水,无限重复的沉闷日子。使得多少贵胄,发出“红墙黄瓦黑阴沟”的感慨;又使得多少宫女子,发出“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的叹息。
对外人而言,宫门一入深似海,自不必言;便是“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天家子弟,也少有人不满腹“不幸生在帝王家”的牢骚。文治武功、创业守成俱称赫赫的圣祖康熙,亦是苦于“帝王仔肩无可旁委”;以处理政事为至乐,手批奏折动辄数千言的世宗雍正,亦是深陷于“为君难”的泥淖。
壮年时期的意气渐渐消磨,越来越接近老年的皇帝更加体会到他高祖的这种滋味。
世间或许有不痛苦的乞儿,虽然在众人眼中他们既卑贱又可怜,卑微之中自有可追寻的微小幸福。
世间却少有不痛苦的帝王,虽然在众人眼中他们既高贵又神秘,神秘的背后却是种种难堪。这也许缘于他们人生的起点太高。起点太高,超越起点就更难;常人的快乐他们不会感到快乐,自己的目标却又难以实现。他们最容易失落,却最不容易满足。知足者常乐,失落者必痛苦。太平年代也罢了,如果生逢乱世,更会成为一切打击的公开标靶,甚至“但悲不能自然死”。
后世“洪宪皇帝”袁世凯的二公子,那位大有浊世翩翩佳公子风范的袁克文曾用一首诗劝他父亲,中有两句:
绝怜高处多风雨,莫至琼楼最上层。
袁二公子可谓明白人。可惜袁世凯没有听。
不管皇帝怎么想,在八旗子弟的烟枪吞吐中,在被难民众的怨声载道中,在诸王大臣的虔诚颂圣中,道光十七(1837)年的春节毕竟还是到来了。
宫里过年的规模大,所以要早动手。十六年腊月初一,皇帝早早起来,喜气洋洋,高宗乾隆二年传下来的规矩,用那管镌有“赐福苍生”金字的黑漆管狼毫,在漱芳斋开笔写“福”字。用绢而不用纸,绢上涂以朱砂成红地,红地之上再施绘金色云龙纹,是显而易见的的御用之物。按照康熙年间的成例,第一个“福”字写好后要悬挂在乾清宫正殿,其余则可张贴在后宫等处,或者赏赐王公大臣。对于王公大臣来说,蒙皇帝亲笔所书的“福”“寿”字赏赐,也是一种难得的荣耀。
这件事做完了,还要审览文臣进献的吉祥画、联轴,交给内务府,叫他们根据吉语,做成吉祥字画,张挂宫中。
转眼过了初八(即腊八)、十九(清宫腊月十九放爆竹),到了小年那几天(腊月二十三祭灶),上到宫里,下到京里大小衙门,就都“封印”了。“封印”者,顾名思义,把公章封存起来,放假不办公。皇帝之宝则安放在交泰殿中供案上,由皇帝亲自拈香行礼,官员捧印出宫,内阁官员在外头接着,洗拭之后再送入殿中,如此一番繁文缛节,才将大印封存起来。从这天开始,直到来年正月,就可不必“御门听政”,而是准备着置办年货、交流亲友、问安长辈,“以酬一岁之辛劳”了。
无论民间还是宫里,小孩子都是最喜欢过年、最能够衬托年味儿的。从腊月二十一的“彩服日”起,直到正月初五,皇子们可以不必上书房。几个小家伙终于从单调繁重的功课中解脱出来,穿得厚实鲜艳,大似一只只逃出笼的圆滚滚的小花鸟,每天除了给太后和帝后请安之外,可以凑在一起玩,偶尔缠着小太监玩,也有时间去逗那些个养熟了的小马和京叭。
安居在钟萃宫里的皇后,一面为能和儿子常在一起而感到乐呵呵,另一方面却不时故作严肃地说:“看看,这么多天不上书房,等过了年,心都玩野了!”
对于体会母亲的心境,奕詝相当狡黠,知道皇后这样说,当然不是让他在过年的时候还不忘了读书,而是让他少在外头疯玩,要多陪陪额娘的意思。
说到这个,皇后感到很欣慰,自己的儿子的确是很难得的贴心小孩。
不过奕詝这几天却感到很烦恼,因为他的小弟弟奕訢突然变成了一个十分缠人的“十万个为什么”。
皇六子奕訢是道光十二年十一月生的,为静贵妃博尔济吉特氏所出,长得酷似皇帝,宽额大眼,只是带了些生母蒙古人的特征,下颌较为丰满。相书上说这种面相贵不可言,再加上人之父母大多疼爱小儿子,奕訢很得皇帝欢心。
听说过了年,自己也要入学读书了,奕訢不由得大感好奇,有点茫然无措,也有点跃跃欲试。虽然静贵妃已经跟他说“等上了学,就像你四哥和五哥那样,要背书,还要描红”,他还是觉得不得要领,有必要找到四哥问个究竟。
“四哥,你和五哥每天上书房都干些什么事儿啊?”
奕詝迟疑了一下,开始一样样数起来:“拉弓、蒙古语、清书、汉书、写字,眼下差不多就这些吧。”
“对了,书房里的师傅怎么样?凶不凶啊?”
“……还好吧……”奕詝摸不着头脑,开始打马虎眼了。
“上课的时候师傅都讲些什么?是不是像阿玛那样说的话都很难懂?”
“不是!”这个奕詝很有把握。读经书的时候,为了让他记得牢固,杜受田经常点缀历史故事,用通俗的话讲给他,他很喜欢听:“师傅也会讲故事的!”
“讲故事?有没有嬷嬷讲得好听?”奕訢没有上过书房,他所能想到的,就是晚上睡觉前,嬷嬷哄着他讲的故事了。
“……”奕詝感到一阵啼笑皆非,便拿出已经读了书的哥哥的身份,一本正经地说:“师傅说的不是嬷嬷讲的那种故事,是历朝历代行政得失的经验。”他照搬杜受田的原话,杜受田如果在场,必是要哑然失笑的。
于是奕訢十分佩服,说:“那四哥给我讲好不好?”
“……”奕詝头上冒汗,用求助的眼光四处看着。
十分无奈,搜肠刮肚,想起杜受田给他讲的成王《桐叶封弟》的故事,记得还算清楚,正好拿来讲给弟弟。
讲完了,奕訢觉得奇怪,问:“周成王和他弟弟都是小孩子吧?”
“是啊,所以武王才让周公辅政啊。”
“既然他弟弟还是小孩子,那周成王为什么把他弟弟封到唐呢?他还是小孩子怎么会有治理地方的才能呢?”奕訢在学着用哥哥刚才用的那些很正式的词,觉得这样说话感觉很威风,就像……就像阿玛那样。
“……”奕詝有些摸不着头脑,也有些不好意思,暗暗懊恼他听这个故事的时候,怎么没有想到找师傅问个清楚?
幸亏皇后的召唤给他解了围——他们需要马上打叠起精神,参加皇帝的家宴。
踩着一地的芝麻秸(除夕日在宫中行走之处撒上芝麻秸,取“芝麻开花节节高”的意思),一边“踩岁”,一边跨过门槛,哈着白气,小耳朵冻得通红的两个男孩急急忙忙回到屋里。
皇帝妃嫔众多,每顿饭都来个全家团圆是不可能的,但是在除夕这一天的早膳,却不是单独进食,而是同后、妃一起吃“团圆饭”。
各宫里的主位上午的时候都已集齐,等皇帝来了,行礼如仪。皇帝厉行节俭,菜式是:鸭子白菜锅子一品,海参溜脊髓一品,溜野鸡丸子一品,小炒肉一品,羊肉炖菠菜一品,虽较平时丰盛许多,却为前朝从未有过的,在大过年的就显得寒酸无比了。
皇帝回想起少年时代,乾嘉盛世之时,除夕早膳菜式繁复,通常一席之上,玉盘金盏,琳琅满目,燕窝挂炉鸭子、挂炉肉、野意热锅,燕窝芙蓉鸭子热锅,万年青酒炖鸭子热锅,燕窝苹果脍肥鸡,托汤鸭子,额思克森鹿尾酱,碎剽野鸡,清蒸鸭子、鹿尾攒盘,蒸肥鸭,羊乌叉,烧鹿肉,烧野猪肉,鹿尾,再加上小馒首,蕃薯,年糕,米饭,饽饽等主食,盘肉,攒盘肉,银螺蛳盒等小菜,总共不下数十样。
皇帝对他父祖这种奢侈生活,痛心无比,所以一旦登基,勤俭近乎吝啬。自认为俭德过于汉文帝,只恨自己这番苦心,却并未带来上行下效的风气。
虽则菜式简单如此,皇帝看到皇后嫔妃,皇子皇女,心中亦感到别样开怀,一时间笑语童言,吃得十分舒畅。
筵后,皇后怡然微笑,冲着皇帝说:“臣妾不才,做了一样东西。来,拿给皇上看看。”
呈上来,原来是一盒七巧谱,除了块数稍多些,与孩子们玩的东西,并无新奇之处。
皇帝微感诧异,皇后却已手动如飞,片刻之间,只见案头呈现四字,严丝合缝,檀木散发出阵阵芳香,珠围玉绕之下,自有富贵气。
皇帝一边看一边慢慢读出:“六……合……同……春?”
“皇上好眼力,正是六合同春,恭喜皇上了。这大过年的喜庆,正好做为新年里的玩艺儿给孩子们玩玩。”
“六合同春”是天下生机勃勃的意思,皇帝暗暗赞叹皇后的用心机巧,不禁细细端详起她来。还不到三十岁的皇后依然年轻动人,少妇的风韵更弄了些,眼里有善解人意的聪慧。“皇后真是蕙质兰心啊……”皇帝不禁说出了口,发出多日不见的爽朗的笑声。
如果不是众人在场,他真想就此把皇后拥在怀中。这是他最欣赏的女人,成熟、温柔,而又带着致命的吸引人的少女般的情趣。
情趣,是的,这是他最缺乏却最渴望获得的一种感受;也许只有自由的心,才能够欣赏情趣,可是这份感觉已渐渐离他远去;现在皇后仿佛为他迎面带来一阵清爽的风,让他惊喜地品尝到情趣的滋味。
后世清宫词就此事有诗咏皇后,几乎达到了给予一个女子才智的最高评价:
蕙质兰心并世无,垂髫曾记住姑苏。
谱成六合同春字,绝胜璇玑织锦图。
只是,这样的六合同春,终究不是真正的六合同春。绚烂的烟花、丰美的食物、不尽的颂扬、珍贵的礼物,这种热烈和欢嚣,无法越过高高的宫墙传达民间。欢乐短暂如烟花,仅仅囚禁于宫庭,盛放于一室之间。
因此,当皇帝沉浸在“六合同春”的喜悦中的时候,一个诗人却在历史上留下了这样绝望的词句:
四海皆秋气,一室难为春。
他叫龚自珍。
清宫过年的规矩见阎崇年著《清宫疑案正解》——《清朝宫廷过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六合同春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
,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
[我要投霸王票]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