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封神 ...
昨夜里,初雪轻轻擦过门扉,一个梦中人也没惊醒,就悄悄地来了。
早上王安石打开窗户一望,大地焕然已是初冬。刚下过雪的天空明净如水,天气也不很冷,他想着好久未见着冬天了,便唤道:
“阿施,牵我驴来!”
小毛驴凉了一夜,腿脚还哆嗦着,无奈被绳子拉住,只好不情不愿地跟着郦施走出棚子。
王安石简单披了件氅衣,也没叫其他人,骑上驴便慢悠悠地出门了。郦施牵驴走在前头,问:“相公想去哪儿?”当然问也是白问,王安石照例比了个手势:随便。就连相公这称呼,也是随人叫的,郦施抹了抹惺忪的睡眼,一时竟想不起来,他未作执政之前自己的怎么叫的,总之肯定不是什么秀才。
他望望路上积雪,一夜下来并不厚,走远一点也无妨,相公前一阵子因为生病很久没有出门,想来也是高兴看看风景的。
这日的清晨很是欢喜,好似等了三个季节的老朋友终于来了,连晨光都格外透亮,融融地裹在覆雪的枝头,把一丝丝生冷的气味都揉了去。山间静谧,只有人和驴踩雪的声音,和枯枝偶尔折落的脆响。小毛驴散散漫漫地走着,时不时抬起头来呼出一口白气,郦施回头一看这两位,一个犯懒,一个怕累,倒凑了个正好。
禅师说日日是好日,自学佛以来,相公近年的心境似乎也愈加沉静内敛,不像以往在朝时那样容易发脾气。这对下人来说自然是好过多了,可是郦施生性好动,总想找些话说,可惜王安石总是自己默默读书想事情,要么就是自言自语,都不关他什么事。
“相公您要是冷就说,我带了衣服呢!”
王安石看看越升越高的太阳,笑着摇摇头。
“前些时候我陪夫人去定林寺祈福,求佛祖保佑相公病早些好,这不果然好了!我想今天不如去还个愿。”郦施指了指远处从雪里漏出来的一个小小屋檐说道。
“好啊,也多得你有心了。”王安石随口应道。
“我看这个庙是灵验的跑不了,还想给自家人也拜一拜,”郦施一开口话就没个完,“我儿子这几天正闹肚子,吃什么吐什么,要是沾点佛祖的光,说不准就好了……”
“孩子病了,该请个大夫看看,怎能把佛祖当药吃?”王安石本想停下来,可摸了半天却发现缰绳不在手里,于是道:“你回去吧,我自己走就行。”
“那怎么好!其实没事儿,一点小病过几天就好了,您看定林寺也不远,一会就到!”郦施暗暗怪自己说话太浮夸,又差点惹人不高兴,于是赶紧牵了驴快步往前走。
王安石皱了皱眉头,他心知郦施性格最爱大惊小怪,便也没有坚持,只是方才那些话却勾起一番伤心事,叫他想起了自己的儿子。
熙宁九年时王雱病逝,确是令他痛断肝肠。新法本就施行不顺,人心浮动寸步难行,再加上骨肉至亲之死,便是倔强如他,也不禁要问,难道他所行之道是天所不容?同年他便请辞相,他还记得当时官家把表章扔在地上,全然不理会那其中礼节完备又哀伤的话,压抑着怒气道:
“什么天所不容?朕就是天!朕相信你,这么多年……这么多年!”
可是赵顼不知道,他那张时常因激动而红润的脸,总在眼前跟另一个影子重叠,都是这样的意气风发,年纪不过相仿佛啊。
他摇摇头,想甩开盘桓在脑海里的这些人,抬眼看到走在前面的郦施,忽然想到,熙宁八年末时王雱已经病着,那时他听说家乡抚州有一处华盖山,上面住着三仙,颇有些神通,曾救治了当地不少病患,因此供奉的香火一直不绝。王安石待在家乡的时候不多,虽知有此山,但具体情况还是从下面递上来的奏折上看到的。正好又逢着朝廷欲加封地方神祇,他便和几位执政封了山上一座上仙观,也算把那几位神仙请入了庙堂的神籍。
那时他便遣郦施回乡去观里拜一拜,好叫家乡的神灵保佑子孙能度过苦厄。将心比心,别人家的父母岂非也是如此?
“阿施,”他叫了一声,小毛驴好似也听懂了,跟郦施一起回过头来,“相公有什么吩咐?”
“前些年,让你回乡去替雱儿祈福,辛苦你了。”
郦施一愣,一会才反应过来说的是哪年的事,忙道:“不辛苦不辛苦,都是应该的。”他顿了一下,又说:“其实那山上并没有上仙观,我想许是相公记差了,便找了另一处山头,捐了些香火钱。”他想起王雱,心思也有些低落。
“没有?怎会没有?”王安石诧异道,抚州递上来的文书写的清清楚楚啊,朝廷绝不可能敕封一个乌有之神,就算他看错了,王珪、元绛总不会一同看错吧?
“你说清楚,到底怎么回事。”他沉下脸来。
好好的怎么又发脾气了……郦施只觉莫名其妙,不知自己哪句话得罪了他,只好从实招来:“我按相公指示去了华盖山,但是哪处也没有上仙观啊!问了些乡里也说没有,倒是指了别的道观叫我去拜三仙……相公,这地方很紧要吗?都多少年没回去过了……”他知道王安石长住金陵,与钟山的情谊还更多些,对故土则未必了若指掌,此时不知为何却对一座小小道观如此在意。
王安石知道郦施虽然爱夸口,却绝不会说谎骗他的,他一向心思敏捷,转念之间便明白了其中误会。彼时身为宰辅,一日之内有无数公务要处理,根本无暇去查证地方上区区一个小仙,下面的人来请封,白纸黑字说的煞有介事,便大笔一挥下了封号,仿佛事实就在眼前,人力真能无中生有。
看到全国各地的大小神祇各自俯首,官家自然是高兴的,哪管底下的人是投机取巧还是为民请命?新法施行引来物议汹汹,有报喜笑相迎的,有报不堪其苦的,又有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地方官为求政绩,又会割谁的肉来献给自己?
最可怕的是,这样一个乌有之神,怎么会保佑王雱病愈?
吾道天所不容。
郦施见他许久没有答话,脸色忽然煞白,在小毛驴上竟颤抖地有些坐不住。
“相公?相公哪里不舒服?”莫不是病刚好又复发了吧?“就快到了,我们去寺里歇一歇!”
王安石一路没有说话,他身体无碍,只是思绪霎时间冲上心头,纷乱难解。走进熟悉的禅房坐下,那份郁结才稍微淡了些。郦施在他旁边绕了几个圈,见并没什么异状,才终于放下心来。
“相公饿了么?我带了吃的。”郦施从随身行囊里拿出几个饼来递给他。
“你吃吧,也分些给它。”它说的自然是大丞相家唯一的坐骑。
郦施见他神色仍有几分惨然,想是也不喜有人在一旁,便知趣地退出去喂小毛驴了。日头渐渐高起,阳光晃得一地雪色如银,郦施把驴栓在寺门口树下,自己倚着墙吃起饼来。他时不时地揪下一小块,故意抛得远远的叫小毛驴好一阵不耐。
“唉,做畜生才真是无忧无虑,哪像人,吃饱了烦心事就来了。”他不自觉又叹道。
一人一驴吃剩一个饼,郦施包起来,想着相公可能一会吃,便进寺里去看他休息得如何。只见王安石坐在窗边,就着光正看手里的一本佛经。日光照在他脸上,映得人半明半暗,一面亮得发白,一面黑得泛青。
“相公,要不到这边坐?太阳晒得紧。”郦施问道。
王安石看向他,眼中已恢复平日凝定,一开口声音却似枯槁了许多:“不用。”他复又转头向窗外,迎着耀眼的光,轻声道:“若使后世做牛,须与他日里耕田。”
—完—
注1:时间线理一下看得比较清楚:王安石熙宁八年二月再相——八年十二月末敕上仙观,并令郦施为王雱祈福——九年七月王雱病卒(一说是九月)——九年十月罢相——元丰间游定林寺。
注2:《随手杂录》:王荆公领观使归金陵,居钟山下,出即乘驴。予尝谒之,既退,见其乘之而出,一卒牵之而行。问其指使:“相公何之?”指使曰:“若牵卒在前,听牵卒。若牵卒在后,即听驴矣。或相公欲止,即止。或坐松石之下,或田野耕凿之家,或入寺随行,未尝无书,或乘而诵之,或憩而诵之,仍以囊盛饼十数枚,相公食罢即遗牵卒,牵卒之余即饲驴矣。或田野闲人持饭饮献者,亦为食之。”盖初无定所,或数步复归,近于无心者也。
注3:熙宁八年之封赐确有其事,敕牒文书可见《宋会要》,那个“上仙观”也的确是误封,其实并不存在。变法时期曾有较大规模的封赐地方神祇浪潮,祖述熙丰的徽宗朝也是如此,通常认为这是朝廷对地方经济与社会生活加强控制的一种举措。当然啦王安石封这个道观并不是有私心的,只是文中杜撰而已。
注4:王安石自退居金陵后,似乎从未回过抚州(若有姑娘找到资料还请不吝告知),所以他应该一生未去过所谓“上仙观”。即便假想他回乡,从金陵到抚州也有六百多公里,要走两个多月,舟车劳顿,某就不难为他老人家了。
注5:《归田录》:先子言,元丰末荆公在蒋山野次,跨驴出入。时正盛暑,而提刑李茂直往见,即于道左遇荆公,舍蹇相就,与茂直坐于路次。荆公以兀子,而茂直坐胡床,语甚久。日转西矣,茂直命张伞,而日光正漏在荆公身上,茂直令移伞就相公,公曰:“不须。若使后世做牛,须与他日里耕田。”此处为免人物太多,将李茂直改为了郦施。
注6:咳,王安石罢相的原因当然不止是死了儿子心灰意冷,不过此文中为了表达感情简化了。赵顼的话……我觉得他是个挺情绪化的人,有时很好奇他俩私下是怎样吵架的~
抽风注:啊,这文写得头疼心塞的……不过总算把想写的梗凑出来了(其实不算虐啊!最虐的梗都没祭出来呢!)宋代笔记里的故事不一定是真的,但为了写文什么节操都可以掉!顺便说,我觉得,若王安石来世要做牛遭报应,那么司马光也是一样的,或许变作一匹马吧。
王安石中心,粮食,本文主虐,慎入。荆公祥瑞御免。
正文不长,只有2600+,但是注比较长。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封神
下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