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说,教会历史上重要的改革都是教义的改革而非制度的改革。更严谨的说,即便是制度改革,也帮是奠基于教义改革的基础上进行的。自初期之基督教会时候的改革家就是护教士,如游斯丁(Justin Martyr)(c.100-165)、特土良(Tertullian)、亚历山大的革利免(Clement of Alexandria)、伊格那丢(Igantius)(c.35-107)、坡旅甲(Polycap)(c.70-156)等。
九世纪中叶,为要证明当时教宗所宣布的主权是早在数世纪前就实行的假文献“伪西多尔教令集”(Pseudo-Isidorean Decretals)出现时,就有改革的呼声,只是后来被镇压。十二世纪又有法国的瓦勒度派反对炼狱说,强调平信徒可上台讲道,教士的言论并非完全无误等,声势相当浩大。虽遭到教宗视为异端,予以除名,改职,但他们至今仍然存在意大利阿尔卑斯山区,成为十二世纪以前改革教会仅存硕果。
1376年英国的勒得倭得教区长兼英王皇家神学顾问约翰·威克里夫,眼见时任教宗格列高利十一世生活奢靡,教会因争竞逐财而腐化,便在牛津公开指责教会的主决者。世俗事务由上帝派政府管理,教宗不应干涉。他获得英国朝野的拥护,为免被教宗捉办,继续推动改革,1377年又宣称圣经是信仰唯一根据,教会唯一律法。接着他将《圣经》译成英格兰地方语(1384年完成,1388年修订),1440年左右古腾堡活字印刷才成熟商业化,那时英格兰地方语只能是靠手抄写,因而这部圣经的影响有局限性。他又主张“平民主权”即教会应以平信徒为中心,而非教宗;但可有一人遵照圣经总揽相关事务,否则便是□□者。并要二人一组出外传道,但非终身职。英国黑死病流行时,他被保守派归咎拿办。他的追随者被称为罗拉德派(Lollards),后受英王亨利四世,五世摧毁殆尽,幸因理查二世娶波希米亚公主而再传入波希米亚。
约翰·胡斯是波希米亚布拉格大学教区长,因阅读威克里夫的著作后深受感动,也开始作类似的言论,起初大受波希米亚朝野赞赏,后因严词指责出售赎罪券是违反圣经的可憎行为,在1409年比萨会议被教宗定罪,1414年赴康斯坦茨大公会议后被拘留,次年七月六日被处以火刑,引起波希米亚反教宗的胡斯战争,一直到十五世纪才结束。
第二卷就是德库拉出来干活卖艺的时候了,会着重点说明之前第一卷里提到的几个疑点,我觉得大家如果不想等更新的话完全可以收藏了然后慢慢养肥一卷再看,毕竟每一卷都有50-70个章节左右,不过第二卷里有更多民间传说的,相对会少很多,重点还是在第四卷吧,毕竟标题打着——米沙控哥,德库拉的轻敌是她哥- -啊,当然亚诺什这个悲惨的男二不知道有多少人喜欢,忠犬型的= =另外男三男四也会慢慢出来,女配的话……菲兹这个性格的确很令人难以接受,但是我还是会更多可怕的女配出来- -难以控制……
由于这本书的大环境非常大,而且是我不熟悉的欧洲旧时代,所以其中如果看到什么不会理的地方,原著党or历史党的小伙伴请一定要留言矫正我= =还有情节前后没有办法联系在一起的,也一定要告诉我,另外白字抓虫随便来,我是个不愿意抓虫打字太快老打错的邋遢作者(枉费了我处女座的星座= =)
最后感谢从第一章看到现在,并且收藏此文的所有妹子们(我并不觉得这里会有可爱的汉子在,除非是闺蜜党)
PS:长评加更,收藏多100加更,上千连续三更~~~~~不要小瞧我了,我也是一天能上2W的键盘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