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
-
有一只小蟾蜍,它出生在一片绿油油的农田旁边的小水塘里。从还是一颗透明卵的时候起,小蟾蜍就发现自己与众不同——它似乎是水塘里唯一一个会思考的小蝌蚪。
每天,它和其他蝌蚪一样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但它的眼睛总是不由自主地望向水面之外的世界。透过荡漾的水波,它经常看到一些用两条腿直立行走的奇怪生物在水塘边经过。直到有一天,当这些生物发出“人类”、“学校”等断断续续的声音时,小蟾蜍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人类”!
小蟾蜍的小脑袋里装满了其他蝌蚪从不会思考的问题:为什么水塘里有这么多不同种类的生物?为什么自己注定要生活在这个小小的水塘里?为什么阳光穿过水面时会变得如此扭曲?为什么自己只能摆动尾巴游泳,而不能像人类那样用双腿行走?
小蟾蜍每天都在思考这些问题,却始终找不到答案。它的同伴们只顾在水里乐呵呵地游来游去,吐着无忧无虑的泡泡——没有一只蝌蚪能理解它的困惑。
“唉,天才都是寂寞的!”小蟾蜍吐出一串叹息般的气泡。
日子像水塘里的浮萍般一天天飘过,那些问题依旧沉在心底,没有答案。
直到某个阳光刺眼的午后,水塘边突然传来"啪啪"的踩水声。两个小男孩蹲在岸边,其中一个男孩的眼睛又大又亮,像是把星星装进了眼眶——小蟾蜍看得呆了,它第一次发现,原来生物的眼睛可以这么美。
“看我的超级蝌蚪陷阱!”大眼睛男孩把玻璃罐放进浅水区。小蟾蜍周围的同伴立刻好奇地游向那晃动的透明物体,小蟾蜍犹豫片刻,也摆着尾巴跟了过去。
当最后一只蝌蚪钻进罐子时,突然“哗啦”一声,整个世界倾斜了!同伴们在突然离水的惊恐中乱窜,撞得罐壁咚咚响。小蟾蜍却静静贴在玻璃上,它凸起的眼睛倒映着男孩放大的脸庞,冥冥中有个声音在说:从这一刻起,命运要转弯了。
那个大眼睛的男孩叫小刚,今年刚上小学三年级。这天自然课老师布置了一项特别作业——观察小蝌蚪的生长日记。正巧,小刚家附近有片广阔的农田,农田边上就是小蟾蜍出生的那个小水塘,里面游动着数不清的黑色小蝌蚪。放学铃声一响,小刚就拉着最要好的朋友小明,兴冲冲地跑到水塘边,用玻璃罐装了几只最活泼的蝌蚪带回家。
被关在透明玻璃罐里的小蟾蜍可不好受。原本在水塘里自由自在游动的它,现在只能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转圈。它气鼓鼓地用脑袋撞击着玻璃壁,“咚咚”的声音在空荡荡的房间里格外清晰。也不知撞了多久,直到窗外的天色由亮转暗,又由暗转亮,精疲力尽的小蟾蜍才放弃挣扎,无精打采地趴在罐底。
“小蝌蚪,饿坏了吧?对不起啊,我刚放学回来。”一个清脆的声音突然响起。
小蟾蜍懒洋洋地抬起眼,透过玻璃壁看见那个大眼睛男孩正趴在桌前,鼻尖都快贴到罐子上了。想到就是这个人类把自己关在这里,小蟾蜍赌气地扭过头去,故意用后背对着男孩。
“蹬蹬蹬”——男孩的脚步声由近及远,又由远及近。他左手攥着个印着卡通图案的小袋子,右手麻利地抓了一把棕色的颗粒,“沙沙”地撒进水里。那些颗粒在水面打着转,慢慢沉向罐底。
小蟾蜍看着周围的小伙伴们争先恐后地啄食着水中漂浮的饲料颗粒,它本想保持骨气,倔强地待在角落。可是空荡荡的肚子“咕咕”抗议着,最终战胜了它的骄傲。它慢慢游向那些棕色的小颗粒,试探性地咬了一口——咦?这味道竟比水塘里的小虫鲜美多了!它忍不住又吞了几颗,腮帮子一鼓一鼓的。
“咯咯咯……”一阵银铃般的笑声传来。小蟾蜍抬头望去,只见小刚的大眼睛紧贴在玻璃罐上,长长的睫毛在玻璃上投下细小的阴影。他整张脸都洋溢着喜悦,目不转睛地看着蝌蚪们欢快地进食。
当小蟾蜍游到靠近小刚的位置时,男孩突然兴奋地说:“小蝌蚪,我跟你说哦,今天我和小明——”他忽然停下来,摸了摸后脑勺,露出一个略带羞涩的笑容,“你还记得小明吗?就是上次跟我一起的那个,他叫平小明,是我最最要好的朋友!”
大眼男孩突然想起什么有趣的事,笑得前仰后合,差点从椅子上摔下来。他捂着笑疼的肚子,断断续续地说:“今、今天……小明的同桌张玉玉……上课时……放了个好响的屁!哈哈哈……”他使劲拍着桌子,“你是没看见她当时的表情,脸都涨成西红柿了!活该!谁让她总爱打小报告,每次我和小明传纸条,她都要举手告老师,害得我们被罚站!”说着说着,他突然跳起来,“哎呀,作业还没写呢!等我写完再给你讲更好玩的!”话音未落,就听见他“噔噔噔”跑远的脚步声。
小蟾蜍在玻璃罐里欢快地转着圈。这是它第一次听到有人跟它说这么多话,虽然不太明白“打小报告”是什么意思,但男孩欢快的语气让它特别开心。它时不时用尾巴拍打水面,期待着男孩快点回来。
没过多久,熟悉的“噔噔噔”脚步声由远及近。小蟾蜍立刻游到靠近男孩的那一侧,只见小刚的大眼睛又贴在玻璃罐上:“小蝌蚪,我跟你说……”就在这时,“咔嚓”的开门声打断了他们的对话。小刚扭头喊了声“爸爸妈妈”,又“噔噔噔”跑开了。小蟾蜍失落地沉到水底,吐出一串小小的气泡。
透过玻璃罐,小蟾蜍清楚地看到大门处走进来一对中年夫妇。男子约莫三十多岁,方正的国字脸和浓密的剑眉简直是小刚的放大版,只是神情严肃许多;而小刚那双会说话的大眼睛,显然是遗传自母亲。那位面容慈祥的母亲,眼角含着温柔的笑意,让人一看就心生亲近。
“爸爸妈妈回来啦!”小刚像只欢快的小鸟般冲到门边,“快换鞋吧!”说着熟练地摆好两双拖鞋,还特意把妈妈的拖鞋往她脚边推了推。
“饿坏了吧?妈妈这就去做饭。”小刚妈妈揉了揉儿子柔软的头发,眼中满是宠溺。
小蟾蜍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他叫小刚啊!
“妈妈,我想吃茄子!”小刚仰着小脸,眼睛亮晶晶的。
“知道啦,小馋猫。”妈妈笑着捏了捏他的脸蛋,“这就给你做。”
这时,换好鞋的爸爸走过来,眉头微蹙:“作业写完了吗?”
“写完啦!”小刚挺起胸膛,“我回家先喂了小蝌蚪,然后马上写作业了。”
爸爸的表情顿时严肃起来:“以后要先写完作业,再玩那些蝌蚪。”
小刚的小脑袋立刻耷拉下来,声音也低了几分:“知道了,爸爸……。”
小刚妈妈见状,轻轻推了推丈夫的手臂,压低声音道:“孩子才多大啊,作业完成了就好,何必计较先后顺序呢?”
“正因为年纪小,才更要养成好习惯。”小刚爸爸板着脸,语气却软了几分。
小刚妈妈眼珠一转,突然笑道:“可要是小刚不先喂蝌蚪,他的观察日记怎么写?”说着朝儿子使了个眼色。小刚立刻会意,仰起小脸认真补充:“对啊,爸爸,我得先记录蝌蚪今天的变化,不然作业就写不完整了。”
小刚爸爸看着母子俩一唱一和,只得无奈地摇摇头。小刚妈妈趁机转移话题:“去看会儿动画片吧,妈妈和爸爸做饭去。”
“好耶!”小刚欢呼着按下遥控器,很快就被电视里的卡通人物吸引,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屏幕。玻璃罐里的小蟾蜍焦急地来回游动,时不时用脑袋轻碰罐壁,发出细微的“咚咚”声,期盼着小刚能回头看它一眼。可直到厨房飘来饭菜的香气,小刚的注意力始终牢牢锁定在电视上,让小蟾蜍失望地沉到了水底。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小刚养成了固定的习惯: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跑到玻璃罐前,给小蝌蚪们喂食,还会絮絮叨叨地讲述学校的趣事。写完作业后,若是爸爸妈妈还没下班,他就会捧着墨迹未干的观察日记,一字一句地念给小蟾蜍听,有时还会模仿老师批改作业的样子,用红笔在日记本上画几个五角星。
对小蟾蜍来说,这个透明的玻璃罐确实比不得从前的水塘宽敞,也晒不到暖融融的太阳。起初它总是不习惯,常常用脑袋轻轻撞击罐壁。但渐渐地,它开始期待每天小刚放学时的脚步声。那些困扰它许久的哲学问题——为什么自己生来是蝌蚪?为什么不能像人类那样行走?都被抛到了九霄云外。毕竟,现在它有了生命中的第一个朋友,更何况小刚撒下的饲料颗粒,可比水塘里的小虫美味百倍。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不知不觉间,小蟾蜍和它的同伴们都悄悄发生了变化。当小蟾蜍第一次看到自己身体两侧冒出的小肉芽时,它激动得在水里转了好几个圈——它终于也有腿了!虽然这两条后腿细细短短的,不能像人类那样优雅地行走,只能笨拙地蹦跶,但对小蟾蜍来说,这已经是天大的惊喜了。
小蟾蜍原本一直以为自己也是只青蛙——毕竟自从它长出四条腿后,小刚就一直亲昵地叫它"小青蛙"。可是渐渐地,它发现自己的模样和其他青蛙小伙伴很不一样:它们的皮肤是鲜亮的草绿色,摸起来滑溜溜的;而自己却是土褐色,皮肤粗糙不平,背上还布满了小疙瘩。
这天,小刚父母终于注意到儿子不仅完成了观察日记,还把几只“青蛙”一直养在家里。更让他们吃惊的是,其中居然混着一只蟾蜍!妈妈立即蹲下身,指着玻璃罐里的小蟾蜍,柔声对小刚说:“宝贝,这只可不是青蛙,它是蟾蜍,身上有毒,不能养在家里哦。”
“原来是这样啊!”小刚恍然大悟,咯咯笑起来,“难怪它长得和其他小青蛙不一样呢!”说着,他伸出小手指,轻轻点了点小蟾蜍的背。感受到小主人温柔的触碰,小蟾蜍舒服地“呱呱”叫了两声。
“蟾蜍都长这样吗?”小刚歪着脑袋好奇地问。
“别碰!”妈妈惊呼一声,急忙拍开小刚的手,“蟾蜍背上的疙瘩会分泌毒液的!”她一把拉过小刚就往洗手间跑,“得马上用肥皂把手洗干净!”
小刚向来是个听话的孩子,乖乖地跟着妈妈去洗手。小刚妈妈一丝不苟地监督着,让他用消毒香皂反复搓洗,清水冲了一遍又一遍,直到小刚皱着小脸喊“手都搓疼了”,妈妈这才满意地点点头。
擦干手后,妈妈蹲下身,双手扶着小刚的肩膀,认真地说:“小刚,蟾蜍真的不能养在家里。它背上的疙瘩会分泌毒液,万一不小心碰到就危险了。”
“可是妈妈,”小刚急得眼眶都红了,“我保证再也不用手碰它了!你看罐子这么厚,它跑不出来的!”
这时,一直在旁沉默的爸爸突然开口,声音不容置疑:“观察作业早就完成了,明天就把这些青蛙和那只蟾蜍都送回水塘去!"他皱着眉头补充道:"家里不是养这些的地方。”
小刚的小嘴撅得老高,但他太了解爸爸的脾气了——爸爸说过的话从来不会改变。他只能低着头,不情不愿地“嗯”了一声。妈妈看到儿子这副委屈的模样,心一下子就软了,蹲下身轻轻抚摸着他的头发:“宝贝,现在天都黑了,明天妈妈陪你去放生好不好?”
“好......”小刚拖长了音调回答,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
妈妈心疼地把小刚搂进怀里,柔声说:“你想啊,这些小青蛙刚变成蝌蚪没多久就被你带回家了。它们的爸爸妈妈一定天天在水塘边等着呢。现在能让它们一家团聚,小青蛙该多开心啊!”
小刚听完妈妈的话,眨了眨湿润的大眼睛,觉得确实有道理。虽然心里还是舍不得,但那种难过的感觉已经轻了很多。他仰起小脸对妈妈说:“妈妈,我想去和小青蛙、小蟾蜍说声再见。"说着又郑重其事地竖起三根手指:"我保证不会再用手碰小蟾蜍了!”
这时,小刚爸爸的眉头立刻拧成了疙瘩,声音陡然提高:“还磨蹭什么?赶紧去做习题!”
“可是爸爸……”小刚委屈地绞着衣角,“今天的作业我都写完了,连明天的课文都预习过了……”
爸爸的脸色更加严肃,手指重重敲了敲书桌:“作业写完就没事了?我给你买的课外练习册都做完了吗?”
小刚委屈巴巴地望向妈妈,大眼睛里闪着泪光。妈妈会意地轻轻推了推爸爸的手臂,打圆场道:“让孩子去道个别再写作业也不耽误什么。”不等爸爸回应,她悄悄朝小刚眨了眨右眼。
小刚立刻破涕为笑,响亮地保证:“爸爸,我保证说完再见就马上写习题!”说完就"噔噔噔"地跑向玻璃罐。
爸爸无奈地摇头,低声对妈妈说:“你呀,太惯着他了。”
“孩子也需要适当放松嘛,"妈妈轻声反驳,“你对他要求太严格了。”
玻璃罐前,小刚把鼻子贴在冰凉的玻璃上,声音闷闷的:“小蟾蜍,小青蛙,对不起把你们关这么久…….明天就送你们回家找爸爸妈妈。”他的小脸突然垮了下来,“等回到水塘,你们会不会忘记我啊?”
罐子里的小蟾蜍急得直打转,它多想告诉小刚自己不想走啊!可张开嘴却只能发出“呱呱”的叫声。小刚最后挥了挥手:“一定要记得我啊!”说完,乖乖回到书桌前摊开了练习本。
门外,小刚爸爸透过虚掩的门缝悄悄张望。看到儿子正伏在书桌前专心致志地写着习题,并没有再去逗弄那些小动物,他严肃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轻轻点了点头。
第二天放学后,小刚早早写完作业。趁着爸爸妈妈还没下班,他轻手轻脚地从柜子里取出玻璃罐,用小手帕垫着,小心翼翼地捧着这个装着青蛙和小蟾蜍的“宝贝”,一路小跑来到那个熟悉的水塘边。
夕阳把水面染成金色,小刚蹲在岸边,慢慢拧开罐盖。其他小青蛙迫不及待地“扑通扑通”跳进水里,转眼就消失在水草间。只有小蟾蜍还趴在罐底一动不动,它抬头望着小刚,眼睛里似乎闪着不舍的光。
"小蟾蜍,”小刚的声音有些哽咽,“这里就是你出生的地方啊。你的爸爸妈妈一定很想你……。”他揉了揉发酸的鼻子,“我以后会经常来看你。你……你不要忘记我好不好?”
小蟾蜍明白小刚的良苦用心,它终于跳出罐子,却绕着小刚的脚边不停地打转,怎么也不肯离去。小刚每走几步就要回头张望,脚步越来越慢。直到妈妈来喊他回家吃饭,小蟾蜍才不得不停下追随的脚步,蹲在田埂上,眼巴巴地望着小刚的背影渐渐消失在暮色中。
重新回到田野的生活比想象中艰难得多。没有了小刚每天准时投喂的美味饲料,小蟾蜍只能笨拙地捕捉那些狡猾的飞虫。最让它难过的是,再也没有人跟它分享学校的趣事,耳边只剩下此起彼伏的蛙鸣。小刚临走时明明说过会常来看它的,可田埂上的野花开了又谢,始终没等到那个熟悉的身影。
每当夜幕降临,小蟾蜍就蹲在当初分别的地方发呆。它多希望能像人类一样用双腿走路,这样就能去城里找小刚了。要是自己能变成人类该多好,说不定就能和小刚一起上学,像他口中的好朋友小明那样,每天一起写作业、玩游戏……
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夏夜。田野里虫鸣阵阵,蛙声此起彼伏,圆盘似的月亮静静悬在深蓝色的天幕上。小蟾蜍蹲在田埂边发呆,忽然瞥见不远处有什么东西在月光下闪烁着微光。
它好奇地蹦跳着靠近,发现是块拇指大小的石头,表面布满奇特的纹路。小蟾蜍试探性地跳到石头上,谁知看似光滑的石缘竟异常锋利,一下子划破了它柔软的腹部皮肤。
殷红的血珠刚渗出来,异变突生!那块石头骤然迸发出刺目的光芒,照得整片田野亮如白昼。小蟾蜍被强光刺得紧闭双眼。等它再次睁眼时,石头已消失得无影无踪,连方才的伤口也愈合如初。更奇怪的是,它感觉脑海中突然多出了许多陌生的记忆和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