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写给儿子的第三封信 ...
-
儿子:
上几天的九月十三日,刚给你姐写了一封信,信中随意地给你姐讲了,两个哲理性比较强的,内容又比较浅显易懂的故事。我觉得,你姐通过读信,会从故事中领悟到我要表达的意思,自己也会从中,学到一些生活的道理,从而在学习上,也能受到一些启发性的收益。信交给你姐后,本想马上给你写一封信的。可上两天,店里的生意一直的忙,忙着,忙着,就把给你写信的时间,不自觉的就推迟到了今天。
当我一拿起笔的时候,似乎就有许多话要对你说,千言万语汇集到了笔下,想和你谈谈学习方面的问题,也想和你谈谈你到了新环境后的适应能力。但又一想你在学校里,老师在课堂上,课间,课后与你和同学们谈的就够多的了。老师对你和同学们的谆谆教诲,那份从严的要求,良苦的用心是多么的值得珍惜!那可是一份最真切的师生情啊!那可是老师对你和同学们的关爱与呵护啊!你要懂得感恩,要学会理解和谅解。因为老师在学习上对你和同学的要求,都是肯定的!常言道:“严师出高徒”,这句话就是诠释师生关系最贴切的道理!只有从严,从紧的教育,才能让你砥砺前行,不断地进步!今天,我想找一个比较轻松的话题和你谈谈:
有个太太多日以来,每天都在一直不断地向来她家做客的朋友,无休无止的诉说着,抱怨着……
住在她家对面楼上的那位年轻的太太如何不讲卫生,如何敷衍做事,又是如何懒惰的样子!她愤愤不平的对朋友说着:"你瞧,那个女人那么的年轻,漂亮,身材长得也不错,可你看她每天脸也不洗,头也不洗,整天灰头土脸的样子,看着就让人在心里觉得不舒服!她的衣服永远也洗不干净,你瞧瞧,你再瞧瞧,她晾在院子里的那些衣服,就没有一件衣服是洗干净的,总是脏兮兮的,那么多的脏点子,我真的不知道,她怎么会把衣服都洗成那个样子的!"
直到有一天,有位特别心细的朋友来到她家,她又向这位心细的朋友,倾诉挖苦完对面那位年轻太太后。心细的朋友听后她的抱怨和啧啧不休的诉说,站起身来。不由得瞪大眼睛向窗外仔细地看了一会,便快步走到了窗前,再次观察了一番,才终于发现一个秘密,不是对面的那位年轻太太脸不洗,头不洗,衣服也洗的不干净,而是………
这位心细的朋友恍然大悟,微笑着马上随手拿起了一块抹布,当着这个太太的面,把这个太太的窗户上的灰渍抹掉,又把窗户反复的擦拭了几遍,回身对太太说:\"看,这不就干净了吗?\" 这位太太经朋友无意的发现,有意的一番点拨,消除了她对,对面年轻太太多日以来的一些误会和不理解,不由得羞愧的无地自容,并无限惊讶的叹口气说:“奥!原来,是我自己家的窗户脏了啊!……”
“窗口”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面对一些复杂问题的时候,必须要静下心来,先从自己的身上找找原因,自己是不是与这个问题,真的没有丝毫的瓜葛?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要经得住深入地追究和推敲,都一一的真去想清楚了,看明白了,然后,才有发言权,才好下结论。千万不要像这位太太那样,去无端的,盲目的,在没弄清楚事情的原由的情况下,就发牢骚责备别人,明明是自己的过错,却把过错强加于别人。
和这个故事特别相似的,就是关于孔子与弟子颜回的一个故事,让我至今仍记忆犹新。
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的时候,每日总是风餐露宿,有时饥一顿,饱一顿的,甚至一连几天忙着赶路,七八天都吃不到一顿米饭。一天颜回从外面找到了一些米,拿回来给大家煮饭,就在米饭快煮熟的时候,孔子从外边回来了,看到了弟子颜回正掀起锅盖,看了看,然后,抓起了一把米饭,吹了吹,就送进了嘴里。孔子对颜回的举动惊呆了,思来想去孔子还是克制着自己的情绪,默默地离开了,装作没有看见的样子,也没有去责怪颜回。
颜回煮好了米饭,待大家都一一坐下来,颜回先盛了一碗米饭献给孔子,此时的孔子却心有芥蒂的说:“我刚才梦到祖先了,我想,我们还是应该把这锅没有动过的米饭,先来祭祀祖先吧!”颜回听后孔子的话,立刻谦恭的对孔子说:“不行的!这锅饭我刚才已经吃了一口了,不能用作对祖先的祭祀!”
孔子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颜回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颜回说:“因为刚才我掀开锅盖的时候,房梁上正巧落下的灰尘,掉在锅里的米饭上,我觉得沾了灰的米饭,扔掉了可惜,于是就抓起帶灰尘的米饭,吹了吹吃了。”
孔子闻听颜回的一番话,立时就消除了刚才对颜回的疑虑,也冰释了对颜回的一时误解。孔子无限感慨的教育弟子们说:“平时,我最信任的就是颜回,可是今天见到他抓饭,我还是怀疑了他。你们都要时刻牢记这件事,眼见不一定为实,不要随意用自己的看法,去揣测别人,去度量别人,要了解一个人,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
在生活中许多时候,即使是亲眼看到的事情,也未必就是和我们想象的一样,觉得是正确的!凡事应当从多种角度去分析、认识,不要过于主观地去下结论。但凭着感觉产生的想法,感情用事,往往最容易造成误会。
有时看人觉得不顺眼,未必是别人不对,有可能只是自己不能理解而已。“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不要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价值观所认为的一切当做唯一的标准。遇事遇人都不要急着下结论。先让自己冷静下来,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多去了解了解对方。也许原来的那许多不喜欢,还正是自己需求的呢!
趁着今天有点空闲,就洋洋洒洒的写了这么多,愿我对你讲的这两个故事能对你有所帮助,“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在以后的日子里,望你能为学习端正态度,能为进步超越自己!
爸爸于二零零四年九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