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浅评《妖雨楼夜谈》1 ...
-
文名:妖雨楼夜谈
作者名:妖雨楼
具体文章可自行搜索LJJ,一夜一风格,可读性还不错。
第一夜:红耳,红颊只一人
第一夜的故事很幽美,也很动人,结局虽然看似不是很圆满,但对于红耳和柳乘风两个来说却是最好的终结。“妖若动情就不再是妖,人有了魔性反而成了妖”,通篇看来感触最深的也就是这么一句话。
这个故事很具聊斋风格,和绝大多数的聊斋故事一样,看了前面我们基本能猜到后面,无非就是走一条“人略施恩惠——妖精以身报恩——妖毒深而不治——散尽道行补救”的主线,但是我还是很喜欢作者大人的手法,她让这个老旧的故事题材有了新的生机。
在设定上我觉得有三个亮点,一是人鸟之间互动的画面感刻画地很强烈;二是红颊红耳只一人的新意设计;三是用楔子人物的对话来最终点清红耳的归宿,这样的手法也很有创意。
我看过很多的文,有不少作者在描绘场景画面的时候会显得很生硬,但是在这个故事里却没有这样的感觉。就好像作者眼前就有那么一只可爱的鸟一样,通过观察它的一举一动,平时对它多一分的精心照料,人与鸟之间的互动就能表现得很具“现实感”。从鸟过渡到成精的妖也就会很自然,原因在于前面已经赋予了这只红耳鸟太多的灵性。
红颊,红耳只是外在的形骸,它们本就是一体,因为爱意是相通的,作者大人用了纸人的手段将一个人能变成两个面对面站立到了一起,让柳乘风很自然的接受看似是两个的同一人同样深厚的感情,这里的部分我觉得写得挺精彩的,但是有一些地方似乎就忽略了。
个人觉得文中的柳乘风既然能接受妖,就不会不接受它的性别问题,而且我觉得柳乘风如果没有红颊的出现也一定会爱上红耳,只是时间上的长短,其实我更觉得是因为先有红耳他才会喜欢上后面的红颊。因此在看这一部分的时候我就在想,红耳变成红颊它基于的立场是不是有那么一点单薄,虽然妖怪不在乎形态上的问题,它也会在乎柳乘风的真实感觉,就算是一种善意的欺骗吧,倘若一开始就告诉柳乘风真实,结果是不是也一样呢?
当然这不是最主要的问题,至少在红耳的角度上还有一定篇幅的心理描写,我们还能感触到它的内心究竟是怎么想的。我个人觉得最大的问题在于柳乘风接受红颊的过程有那么一点过于理所当然,即便是红耳做的大媒,也许是有了对红耳最先的好感,但是我觉得他和红颊还是进展得过快。
我们再来谈谈结局,如果只是停在“道士从袍子里摸出一只鸟”的话,那就和绝大多数故事一样了,很难引起大家的共鸣。但是倘若停在“妖没有元神不一定会死,不过也同死了没甚么分别”这里,留给我们的感觉就会截然不同,当然这也是我说这个结局对红耳和柳乘风或许最好的根本原因。
人妖毕竟殊途,不管是红耳还是红颊的形态,它和人结合都是没有未来的。不管红耳是出于报恩还是爱的原因去真心实意对待一个人,结果毕竟还是伤害到了那个人,所以就需要竭尽自己的力量去补救原来的错误,甚至是抱定牺牲掉自己的信念。从结局来看,红耳和柳乘风最后都获得了新生,一切其实可以从头来过,当然我是指各自在各自的道上和对方保持一定距离。不死其实就有一种希望,红耳可以重新历练,当然也许还会继续犯错,然后再从头历练,终会到看透一切,找到对自己、对他人最好的一条路的那一天。而且就算没有妖毒的设定,他们的未来也很渺茫,柳乘风作为一个人,终要娶妻生子,他能和一个妖厮守一辈子?就算他愿意,他家里的人也绝不会答应,因为红耳是一个妖,其实红耳如果只是人间普通的男子也许还有一线微薄的希望,他们毕竟还能够理直气壮的为自己争取长厢厮守的机会。不知道给别人的感觉怎样,至少这样的结局给我个人很大的回味空间。
第二夜:友谊的不朽价值——留有无尽回味
仔细看了第二夜的故事感触颇多,一个会用欢快的语调讲述本质很悲哀故事的作者,是我一直很想狠狠抽打的对象,尤其是能将一个真正的悲剧用轻描淡写这样手法成功表达出来的大人您,请多挨几下鞭子吧!!!
整篇通读下来,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两个妖怪为了共同目的组合到了一起,他们之间从最初的相互争夺,到了后来的通力协作,甚至是最终一方为了成全另一方的成功牺牲掉自己来终结,这样在艰难中成长起来的友情着实让人觉得异常感动。联想我们生活的现实社会里面,究竟有多少人可以全身心的相信除了自己以外的另一个人,其实有时候我们甚至连自己都是在不断欺骗的。这样看来这个故事里面对于友情的描绘就显得异常纯洁了,也很让人心动,更让人觉得难能可贵。
在我看来这一夜的亮点很多,有那么几点最为明显:一是叙述的角度;二是睿智的人物语言设计;三是强烈画面感的刻画。
第一人称的运用很多时候能带领读者走入一个比较深的故事世界里面,文章通过“我”一个普通人类女子的角度去讲述,“我”似乎是里面的一个重要角色,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重要,“我”却是在讲跟“我”看似有关系,实际上只是为了讲述苏紫和邵康两个妖怪之间发生的事情,本质上来讲其实是第三人称。
但是这样写就能有很大的好处,一来让读者能够比较自然的进入到情节里面,二来让读者不进入苏紫或者邵康这两者任何一个身份里面去体会他们的冒险历程,用旁人的角度体会的历程才会显得更加客观。当然这个手法的成功也为另一亮点做了很好的铺垫。
我们都知道,主要人物的性格决定一个故事的风格走向,不论是苏紫还是邵康,如果从他们的角度来叙述的话就没了插科打诨的良好效果。不要小看“我”和土地爷这两个角色,他们就是文里面最好的一味道调节剂,也是给读者带来喜悦观感不可缺少的部分。人物精彩的语言设计,合适时机出来走场吸引眼球,使得文章增色不少,当然这些都是作者本身的功劳,因为大人你天生具有丰富的幽默细胞。当热并不是说你的叙述语言一点都没有问题了,我个人觉得玄幻和魔幻的差别还是十分明显的,两者的融合本来就不是容易的事情,融合的不好有时就会觉得很难受,个人觉得大人还需要继续尝试吸收两者的优势,最好使得读者在阅读上可以忽略这样的问题。
强烈的画面刻画是这一夜的另一优势,有人说这像漫画,的确就是这么回事,上到天上、下到地底深处,大人带我们很好的游历了那么一番。这些一是靠天马行空的想象,二是靠描绘的敏锐知觉,就是说那种在抓到关键后挑选合适的词进行合理描绘的能力。让我最为印象深了的是在催动纸人那部分,“颤颤巍巍的动了,向上拱起一寸,脆弱的脚站住”,很形象,很生动,小处见功力,这不是朝夕间就容易练成的手艺。
此外,还要提一点,这文设定和实际写应该具有比较大的出入,很多部分故意埋设了伏笔,到后来却干脆舍弃掉没用,我想也许是为了通篇的结构才不得不压了字数,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但我个人还是觉得,如果真到了后面设定了没有用上,某些痕迹很明显的地方也要想办法用别的什么去替代掉,这样才能更接近完美。
第三夜:难能可贵——环环相扣的精巧设计
很具生活风的一篇,每一夜大人总是能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受。具有生活气息的文其实我觉得非常难写,因为对这类型偏爱的读者他们的口味都很刁,既要平淡中不失稀奇,又要古怪里融入平凡,本来这两者就是一对深刻的矛盾,但是无时无刻都需要协调把握。写实风格的手法中加入过多古怪的成分,会脱离出现实;现实中没有添加微末的刺激和新奇,则会淡而无味。可是这个故事却很好的处理好了这两个关键,依靠的就是环环相扣的精巧设计。
埋好包袱,一点点抖出来给读者看,结构上的合理是这文最大的优势。从现有的框架结构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在构思的时候作者大人耗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
人物关系很简单,姗姗——阿霂——朋友小森——神秘少年。这四个人,确切的说是三个演绎了整个故事。从姗姗的不同寻常的噩梦开始写起,略微交待男友的神秘特别——然后接了朋友小森对男友的调查——神秘少年的一番诡异告诫——姗姗开始对男友产生怀疑——巧合下神秘少年道出故事——男友承认自己是个妖怪——最后通过回忆和对话来抖光所有的包袱。
其实在第一遍看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觉得有那么点琐碎,因为我没看明白为什么要出现朋友小森这个角色?出现的地点,出现的和谐度让我觉得有那么一点难受,但是后来便明白了作者大人的真正用意。当然有时候为了达到目的一定是要用点手段去下伏笔的,但是我认为方式会有很多种。
就拿这个部分来举例,先是姗姗丢了工作,但是男友却能够不费吹灰之力养活她,觉得奇怪她才会想到去调查阿霂的身份,接着就发现几点可疑,后面那个少年出现会显得更有说服力。所以从逻辑上来看,在设计的时候把调查阿霂的顺序放在文中的那个位置上就有点根基不扎实,就好像在后面仓促交待就是阿霂让某妖——小森,神秘少年(两个人其实就是一个妖怪变化的)帮助隐瞒了天大的秘密的环节一样,伏笔上挖得薄弱了一点。
改进的手法有很多,比如小森在言谈举止上某些怪异;神秘少年给的符被丢到垃圾桶里面变成了树叶;阿霂和某妖对话的时候,光少年的模样变化成小森的样子还不太够,再加点言语上的挑明(毕竟文章这样看下来,大家对小森的印象可能已经很淡了,甚至第一时间根本想不起这名字出现在哪里?!)。
要设计的天衣无缝我觉得真的很难做到,但是设计的故事可以朝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总体来说,我个人很喜欢这个故事的手法,因为要环环相扣需要花费大人您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对读者来说却更能激发他们的思考,在视觉、思维上享受一次激荡。当然还有一点我觉得作者大人你可以在后期进一步努力,那就是进一步去营造灵异氛围,在关键的地方下手更狠一点,这样才能让人在看得时候更能体会到自己剧烈跳动的心跳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