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5月阅读记录 ...
-
13、《认识电影(插图第11版)》
路易斯·贾内梯著,焦雄屏译
读完之后的第一感受是:我以前看电影都是在瞎看啊!
电影如果不追求艺术性而只在乎娱乐性和票房,那么制作起来应当简单得多。这本书从摄影、场面调度、运动、剪辑、声音、表演、戏剧、故事、编剧、意识形态和理论这几大块来解析电影,不说读完能入门吧,至少在今后看电影时会比从前一窍不通的时候思考得更多。阅读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电影和电视剧的不同,因为在我这种门外汉看来,两者都是以视听为表现形式,按理说如果把电视剧当电影制作应该也没有问题。然而现在追求“电影效果”的电视剧大多会受到批评,冷静下来想一想,大概是因为电影通过视听手段将过多的信息浓缩在通常两个小时的作品里,如果在电视剧时长中也运用这种方式塞入大量信息,势必会引发观众的疲劳感,而人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客观上的确有限,因此的确欠妥。
印象比较深的是一些刷新我对电影认知的“澄清”:比如电影的摄影非常出色,这到底是导演的功劳还是摄影师的功劳,我们通常是无从得知的(剧本是编剧的功劳、导演的功劳还是演员的功劳?同样如此);再比如好的电影不一定需要演员的好演技,甚至有时非得限制演员发挥演技不可,这也十分新奇;当然啦,还有诸如不同打光的不同表达,不同镜头的不同效果,不同色彩的不同含义,画面设计的深意……等等,很长知识。
从前我认为文字比电影潜力更大,因为电影(或者说影视作品)通过视听束缚了人的想象力,而文字带给人的想象空间是无限的;后来我又认为电影在表达人类思想这一方面着实比文字要有更大的潜力,因为文字实际上是经过整理的“理性化表达”,又受文化差异以及文字本身局限性的限制,而思想和情绪没有特定的形态,电影通过视听的展现能最大程度还原人们的所见所闻,并以此诱发每个人不同的“思想”,而不受文字有限表达的约束。读完这本书其实对电影的表达空间略有些失望,这是意料之外的。因为电影作品的人工处理(比如形式主义电影)愈多,就愈特定地替观众选择了视角和感受范围,即便是极力还原生活的电影(比如现实主义)实际上也是一种经过“处理”的现实,正如生活中大部分事情其实都脱离不了意识形态的影响,不同类型的电影也不可能剥离艺术化加工。人眼看到的东西自然会受限(肉眼本身的限制、关注点不同的限制等等),人耳听到的东西也自然不可能全面,但像电影场面调度中那样运用技巧来设计画面,或是在特定时候运用音乐来表达情绪、营造氛围,实在也是不大可能的。艺术本是美的东西,但人一旦开始个人的表达,就会或多或少限制观众/听众的想象(虽然同时也会开辟新的视角、提供新的思路)——这可能是我比较悲观的发散想法。怎么说呢,大概意思就是,比如我这一段拉拉杂杂说了这么大一堆,你可能根本不明白我在说什么,而我想表达的(或许)只是一点:人大多时候受到外来信息的干扰而不能理解自己,更何况要去理解别人呢?
当然,如果每个人的思想都是实体的、透明的,也绝不会是什么好事。而表达终归是促成理解的关键一步。从这方面来看,现代科技的发展也是很令人欣喜的。就比方说电影技术的发展:本书中提到过黑白无声电影时代、有声电影时代和彩色电影时代的不同,声音和色彩无疑给了电影更广阔的表达空间和更具体的表达形式,从前的黑白无声电影也许只打光一点就包含了无数普通观众难以捕捉的信息和内涵,而现在这些信息能通过不同风格的背景音乐或者色彩来进行更容易被理解的表达……艺术性或许不如以前强烈了,但的确增强了表达者与沟通者之间理解、共情的可能性。
不知道将来的科技发展还会为电影表达带来什么样的创新呀。
14、《网内人》
陈浩基著
去年读过同一作者的《13 67》,非常惊艳。相比之下,个人认为《网内人》不论是故事结构、文笔还是人物塑造,都较为粗糙。故事背景依旧是在香港,与《13 67》描写“过去”的香港不同,《网内人》写的是“现在”的香港——抑或是“现代”的香港,文名中的“网”即指我们现代人熟悉的“互联网”,由此也可猜到故事中的罪案与互联网有关。内容上的亮点很多也很突出,比如计算机方面的专业知识过硬,从专业角度剖析互联网的利弊,也探讨了究竟是其本身存在利弊两方面还是使用者的人格存在缺陷,看似是在写互联网,其实最终还是落在了人性上。立意很好,为立意而设计的情节也的确是紧紧围绕主题的,加上故事节奏稳、有条有理层层推进,可读性非常强,十分吸引人一口气读完(仅代表个人意见,要不是理智尚存,我可能会熬夜读完而不是分三天读完),更妙的是不论台词还是情节设计,都和《13 67》一样紧密结合了香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而从推理小说的角度来看,前半部分寻找害死小雯的“杀人凶手”中并没有太多惊喜,真正巧妙的设计还是施仲南那条线里,为免剧透我就不多说了。
夸了这么多,再说说我个人感受到的(与优点一样明显的)缺点吧。首先是文笔和写作手法方面,相较《13 67》,很是僵硬。对城市的背景铺设是那种平铺直述较为刻板的方式,这种方式让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情节推进这两方面几乎割裂开来,虽然写得详尽,但的确处理得很粗糙;而人物对白中“讲大道理”的部分风格尤其古怪,不论是反派还是正派,到了这关头都有一致的中二病气息,以至于通过这个部分来加强的主题深度,效果也打了折扣。
再说人物的塑造,《13 67》碍于巧妙的故事结构,在人物塑造方面有所取舍,因此人物塑造并非亮点。而《网内人》让我比较失望之处就是人物塑造……其实,如果不是在后记中看到作者格外强调自己这本书更注重人物塑造这一点,我可能也不会强调自己的失望……虽然从故事的写法来看,作者的确是更注重人物塑造的:人物外貌描写、心理描写和对白篇幅都很大,而且各个角色在这三方面的特征都很明显,可以看出作者是仔细考虑过“人设”的。但是,人设再好看,也架不住前后矛盾和各角色画风不一的缺陷。“前后矛盾”的例子可以举女主角阿怡,在开头部分她其实挺有血有肉,可随着情节推进,越到后面她越像个工具人,对白大部分是为了引出男主阿涅的专业解释、揭晓谜底。当然,阿怡在妹妹小雯自杀前几乎从未接触互联网,在网络方面表现得迟钝而不解是正常的,加上痛失爱妹的情绪影响,偶尔反应慢些也能理解。阿怡这个人身上,真正处理得不大好的是她的教养前后矛盾,以及毫无选择的固执己见,还有情绪转换太过粗糙。按理说阿怡这种爱读书、话很少、身上有许多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早早进入社会而又不大合群的姑娘,对于人世间的“恶意”其实不应感到陌生,在“表现顽劣”的阿涅面前也不至于失去分寸,怀抱一种对方理应接收委托帮助自己的心态来与之相处。她的表现实在是与她的出身、成长环境、设定中的性格爱好相矛盾的……更要命的是这种矛盾并不能用“人性本矛盾”来解释,因为在可以体现“人性本矛盾”的心理描写方面,阿怡的心理描写、情绪转化被写得太粗糙了。在这一方面,我个人认为如果把阿怡塑造成那种心有不满但依旧保持表面礼貌,在与阿涅的相处过程中一步一步从内心反思自己的形象,应该更能凸显后期阿涅提到的“人皆虚伪”、“好自欺欺人”的描述,而不仅是落在阿怡声称要为妹妹讨公道、实则是为自己泄愤这一点论据上。至于说各角色画风不一,这个呃……相信不用我过多分析了,最大的BUG就在阿涅身上,他的真实身份其实完全可以不用这么“HK蝙蝠侠”的,而且还很会给女人化妆(我始终忘不了这一点,震惊)。
另外,比起上述人物塑造方面的缺陷,更让我心情复杂的一点是对于其他角色的塑造。故事的名字叫“网内人”,在我看来指向的应该是那种既利用网络、又反过来被网络操纵的绝大部分现代人,正如阿涅在文中说过的一样。然而故事的主角,一个是几乎凌驾于网络之上、通过网络操纵别人的阿涅,另一个则是在失去最后亲人之前从未接触过网络的“网络白痴”阿怡,他们实际上都可以说是“网外人”。从这两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网内人”固然更清醒,但故事同时也着重塑造这两个人,所以会令人觉得浮于天上,没有多少“实在感”。真正从“网内人”角度写得出彩的,是杜紫渝视角那一部分,可惜所占篇幅太小。而故事里另一重要的、被着重塑造的人物施仲南,客观来说我认为他是全文塑造得最好的人物,却也存在“浮于天上”的问题:没错,他的确是成也网络、败也网络,但与其说他是在利用网络的同时被网络操纵,不如说他自始至终都只是在把“计算机技术”当做工具,而反过来“被操纵”的部分除了最后被阿涅扳倒之处,在故事中几乎没有体现。如果从施仲南的角度更多描写他在网络上的所作所为以及心理,或许这个人物会更丰满也更贴合故事主题的气质一些。至于其他人物……包括赵国泰、俞丽丽和“郡主”,因为是次要人物、篇幅有限、视角也受限制,能加强人物形象的方面不多,倒是能理解他们稍嫌单薄。
总之,这是一本优缺点都很突出的小说,或许是因为先看了《13 67》,比较之下《网内人》才稍嫌逊色,但选材、角度、严密性都很棒,也不乏惊喜,所以阅读体验还是相当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