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34、段 韶(一) ...
-
琅邪王高俨躺在榻上,再次出声催促:“好了没有?”医官没有回答,高俨抿着嘴,清了清喉咙。高俨的的喉咙有点毛病,每到换季时候或者遇上干燥天气就会奇痒难忍。比起这病他更难忍受的是麻烦。太医每次都是给他开些药让他调养,让高俨烦得不得了。高俨仔细询问了太医,太医才说这病不是不可以根治,但需要在喉咙下针。过去武成帝高湛和胡太后怕有个闪失,不肯让他尝试。现在高俨终于不顾胡太后的反对把医官叫到了自己宫中。
太医握着一根又细又长的银针,在火上烤过,向高俨的喉咙慢慢移了过来。琅邪王妃李氏好奇地在旁边观看,当看见医官的针扎在了高俨的皮肤上,李妃吓得捂住了眼睛。
高俨睁大眼睛看着天花板,他连呼吸都格外小心,生怕喉咙一动,医官手里的针就会扎歪。直接在喉头上施针,看着实在吓人,旁边的宫女们恐惧着又忍不住想看。医官镇定地将针缓缓拔出,和大家一起松了口气。
过了一小会儿,高俨才尝试着咽了两口口水,问:“好了?”
“是,好了。”医官把针拭净,收起。
解忧默默站在一旁,看高正礼抱起夜来去抓灯笼的穗子。静德皇后从来没有这样铺张地布置过府邸,父亲孝琬死后这座宅子就与热闹、喜庆绝缘。每当人家家里热热闹闹过年过节的时候,静德皇后总是安安静静摆一盘筵席,和他们兄弟姐妹一起用餐。正礼偶尔会到叔伯家去过节,夜来因为小,静德皇后通常不放她出门。今年这样热闹,是因为堂兄高弘节带着妻子回来邺城,各房叔伯兄弟都相约好,要到这里来过年。
夜来摸了几把穗子,乐呵呵地笑了,灯光照在她的脸上,暖暖的。正礼低头,看见解忧的目光。把夜来放了下来,解忧就朝他走过来。正礼笑了笑,蹲下去抱她。解忧摇摇头,转身走进了屋里。
一屋子女人围着高弘节夫妇问寒问暖,静德皇后把新妇胡妃拉到自己的身边,亲切地握着手:“近期可有你父亲的消息?”
“来前收到爹爹的信,说一切安好,请皇后殿下放心。”
“你娘一个人在邺城,也都不来我这里。下次回去看你母亲的时候,一定跟她说说。我在这邺城,也就你们家一门亲戚了。”静德皇后说到此处不免心酸。胡妃的母亲王氏和父亲胡长粲关系不融洽,分居多年,胡长粲又纳了李氏、公孙氏两个小妾,这次离开邺城,两位小妾和多名子女都带了,竟然也没有带王氏。
解忧无声无息地绕着人群走进来,绍信的妻子卢妃看见了她笑说道:“解忧姑娘也不小了,三嫂可以给她拣个夫婿了。”解忧正好走到郑妃的背后,整个人僵在那里,木然没有表情地看着卢妃。
郑妃赶紧把解忧拉到身边:“解忧还小,我和王爷可舍不得嫁她出去呢。”
卢妃已经看见了解忧的表情,有些吃惊,幸好郑妃及时解围,没让她感到窘迫:“是呢,这么可爱的姑娘,做父母的怎么都舍不得放手。”
静德皇后问着弘节:“太妃回到邺城来了吗?”
弘节稍稍想了一下:“没有。因我们不能留着陪她过年,路上先送了她去二舅父家。其实不来也好……”弘节不用再说大家也都明白。长恭夫妻和延宗的李妃在静德皇后经常有说,卢太妃和他们多年不曾相见,积怨没有减少反而更深,她当然是不愿意来的。
“还是不来的好,来了看人家的脸色。”绍信冷冰冰地搭了一句,眼睛瞟向王妃。王妃知道他看的是自己,又不知缘由,只好一笑了之。卢妃早就拽住绍信的衣服,使了个眼色。
解忧钻到郑妃的腋下,郑妃把她捂紧:“冷?”解忧看着她,点点头。
“好冷好冷好冷!”胖乎乎的男孩一撞开门,立刻就往火炉旁边钻。紧跟在他后面进来的就是拉着李妃的延宗家的姑娘,孝珩、长恭和延宗先后走进来。
郑妃本来打算站起来,解忧又抱着她不肯松。王妃见一时没人起来,就主动站了起来:“来得晚了,这下都饿了吧。我去叫人上膳食。”王妃留意到弘节抬了一下眼睛看孝珩,又什么都没有说。
长恭和郑妃还带了长子灵雀。解忧和灵雀关系很不好,所以解忧在郑妃身边的时候灵雀就远远离开她们在外室和其他的兄弟玩耍。长恭一进来,他立刻就扑了上去。长恭解了裘衣抱起他。解忧静静看着他们,头一转藏进郑妃怀里。静德皇后问长恭:“怎么来得这样晚?”
“襄城送了东西来,在前头看东西顺便多聊了会儿。”襄城王高亮字彦道,是孝昭帝高演的长子。孝昭帝的嫡子乐陵王高百年被武成帝高湛杀死,现在他们兄弟姐妹只有高彦道一个人受封,也是因过继给了前一任襄城王得来的。他本来有官,后来又因夺人财物被人弹劾而免官,这在宗室勋贵而言是寻常事,无人弹劾的话朝廷也不会管,有人弹劾了如何处置还是取决于皇帝的意思。两家来往不多,武成帝时期对他们兄弟供养甚薄,襄城王丢了官后收入更少,那家人的日子一定不好过。
郑妃问:“都送了些什么?”
长恭的表情有点像苦笑。孝珩道:“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襄城王家不容易。”
这下都没人说话了。婢女上来把案摆正,把席子重新铺好。众人也按次序重新坐好。解忧傍在郑妃身边不肯离开,灵雀又缠着长恭,郑妃只好跟长恭分了席。先上来热乎乎的羹,静德皇后舀了一小碗给夜来,看着她吃:“孝琬有一件紫貂裘,成色极好,也还很新,我看留着也没用,送去给他们吧。”
长恭咬着汤匙没吐出来。孝琬那件紫貂裘他见过,不止见过还一直很垂涎。孝琬是初春的时候购得那件紫貂裘的,那一年中孝琬就出了事,说起来那件貂裘大概还是全新的。高彦道虽然困难也是堂堂一个王爷,太过明显地送金银财物会伤了他的面子,更不能送寻常的东西,静德皇后是考虑了这些,想到要把珍贵的紫貂裘送他们的。
兄弟几人就数延宗跟他最熟悉,小时候一起玩耍、吵架的事情都有。一直很同情他们的处境:“回礼也要丰厚些。何不直接给他们请封?六叔家的那几个堂弟都不小了,武成帝的儿子可是襁褓中就封了。”延宗很是不平。
听他一说,孝珩想到了高彦道的几个弟弟恐怕都该是成婚的年纪了,除了最大的高彦理在孝昭帝还在的时候就成了婚,其他的都还没有定亲,现在年纪都相当不小。高彦道大概也开始愁这事。
静德皇后听到延宗的话就冷了脸:“封不封王是皇帝的事,轮得到我们管?”
孝珩笑道:“皇后说的是。不过可以跟其他大臣提一提,让他们上疏提醒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