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7、冰封星球 ...
-
初次看到蕾蒂特的时候,伊微险些把它当成一颗体积过小的恒星。
在远处比太阳的质量还要略大的恒星的照耀下,与火星体积大致相当的蕾蒂特散发出灿烂的光华,即使经过船首舷窗的削弱,依旧刺得人双目酸痛。伊微用手掌挡着稍稍适应了一下,仔细看去,才发现那是一颗行星,本身应该并不发光。
但它反射的光可不是一颗正常行星能反射得了的。
操作台的屏幕上显示出外部监控器拍摄到的画面,通过高清晰图片,几人这才发现,这颗行星之所以如此光辉熠熠,是因为它的表面尽是冰雪。与一般行星相比,它的表面光滑平整的像面镜子,在黑暗的宇宙背景中反射出亮白耀眼的光芒。而飞船正好位于反射光的路径上,这才会错将一颗行星看成是一颗发光的恒星。
一颗悬浮在漆黑宇宙中的冰球——这就是现如今的蕾蒂特。
在蕾蒂特外围,有两颗卫星正绕着它做着周而复始的单调环绕运动,两颗卫星的体积皆小于月球,环绕半径却远大于地月距离。它们与自己的主行星之间的联系似乎并不太强,仿佛只要有个更强大的引力源经过,它们就会弃之而去。
“蕾蒂特所在星系的主恒星体积大于太阳,但蕾蒂特距离主恒星的距离1.529×10?千米,也大于地球到太阳。再结合现在其表面的冰雪覆盖率来看,蕾蒂特星上曾经应该有着丰富的液态水资源,这样的星球环境其实是非常适合孕育生命的。”数据终端向所有人介绍着,“但是也正因为此,雷迪特星现在的环境状态绝对是非自然的,只是具体情况暂时还不明晰。”
伊微点点头:“终端,靠近这颗星球,启用舰载扫描插件,对蕾蒂特进行初步的全方位扫描分析。”
飞船慢慢靠近蕾蒂特,船首某个凹陷处的合金板开启,露出内部的扫描摄像头,由不可见光组成的扫描射线无声地掠过整颗星球。而在飞船内部的显示屏上方,蕾蒂特的全息影像逐渐成形。
“这颗星球的气候非常古怪。”终端持续向外输出着分析内容,“如果以行星与恒星质量为基准数,在宇宙底层作用力常数不变的前提下,引入行星-恒星距离和行星-卫星距离,所推导出的星球模型与地球基本类似——也就是说,蕾蒂特的气候环境本身应该与地球相近的,只是气候与潮汐规律还有待商榷。但现在的蕾蒂特星表面气候呈现出完全的混乱无序状态,大部分地区是纯粹平静的冷,但时常会有某个地区突然发生十二级以上的强飓风,或一小时内20毫米以上的暴雪,至于龙卷风、类似沙尘暴的‘雪尘暴’、大型冰雹,则更是数不胜数。”
“这么复杂?”伊微有点惊讶,“这颗星球上的气温变化很剧烈吗?”
“这就是最反常的地方。”终端回答,“事实上,蕾蒂特星上的气温相当稳定,长时间在-30℃到-35℃之间徘徊,气温差造成的气候变化几乎可以说不存在。此外蕾蒂特星上发生的特殊天气现象和地形也基本没关系,并没有哪种气候现象就长时间发生于某种区域这类规律,主打一个平等地横扫整颗星球。”
“也就是说,几乎可以确定蕾蒂特现下星球表层气候的形成是外力干涉的结果了,是吧。”伊微拨动着蕾蒂特的全息影像,从各个角度观察这颗冰冻星球,“除此之外,蕾蒂特外层的大气有没有什么问题?”
“大气部分同样非常异常。”终端在蕾蒂特的全息影像外围添加了数十条颜色不同走向不同的光带,以表示蕾蒂特大气的流向,“大气成分基本与地球相似,但压强完全混乱,有些地势低平的地方气压反倒更低。此外大气层内部分层不明显,垂直对流现象贯穿整个大气,其内部原子和其他粒子流几乎是在做布朗运动。”
“这种混乱的大气根本无法□□星球气候,也无法有效阻隔恒星辐射和宇宙射线,星球上多发的极端天气现象也可能和它有关……但还是不能解释这颗星球为何常年被冰雪覆盖。”伊微沉吟了一下,转头看向三位汽车人,“我恐怕要下到蕾蒂特星表面进行实地考察,各位跟我一起去吗?”
“当然,我们都做好准备了。”爵士爽朗地笑道。
伊微点点头:“好的,请各位开启维生系统,我知道你们能够在外太空活动,但蕾蒂特上的固态水和狂风可能会加速机体失温,也可能对机械轴承造成损害。帝国的维生系统插件能够保证硅基生命种族在不同星球上的极端环境中生存,执行公务过程中,我需要保障各位的机身安全。提醒一下,如果维生系统出现能量警告,不要犹豫,立刻回到飞船上。”
“那你自己呢?”擎天柱问道,“我们有维生系统,你又用什么来保障安全?”
“别担心,审查官这方面的东西还能缺少?”伊微从随身空间里掏出一个黑色项圈戴到脖子上,“这是维生项圈,效果跟你们的维生系统是一样的。好了都准备好了,终端,给飞船开启悬停模式,我们走!”
站在蕾蒂特星上的感觉没有想象中那么吓人,维生项圈和维生系统甚至连温度感知都隔绝掉了不少,只能感到微微的冷意。但目之所及尽是茫茫冰原,虽然没下雪但风也不小,狂风卷起地上的浮雪抽在脸上。远处能看到形如兽脊连绵起伏的银白色山脉,隔纱隔雾一样模糊不清。这样的景色,即使没有任何感觉,仅凭视觉也能让人从脚底升起一股寒意。
“我去,幸好维生项圈自带光感遮蔽功能,不然我估计要得雪盲症。”伊微环顾着这片冷白的无垠世界,“先找找看冰原上有没有裂隙吧,通过裂隙我还能探查一下,这里的冰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形成的。”
“还是先确认一下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到底是陆地平原还是海平面。”爵士一边说一边蹲下身,观察着地面波纹状的雪纹——这里的平原类似于南极洲,是名副其实的“冰雪沙漠“,因此也能看到不少类似沙漠的地貌,“如果是陆地还好说,如果是海平面……那我们可就掉到海里了。”
“陆地的可能性较大。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到很明显的地势高低起伏,而且那边的山脉目测离我们不算太远。”擎天柱指着远方的地平面道,“如果是海平面,这个地势高度应该是不会变化的。”
不过大概谁也没有大黄蜂行动更快更欢脱,尽管不是载具形态,他在冰原上的奔跑速度依旧让所有人望尘莫及。眼看着明黄色的身影在银白平原上蹦来蹦去,爵士不禁感慨:“这段时间可给Bee憋坏了……希望啰嗦和热破能尽快找过来,这样他们就能一起在冥王星上玩儿竞速了。”
“听起来是足够黑暗的未来。”擎天柱的语气中带着些许笑意,不知道是不是伊微那一番话疗多少起了点作用,他看起来轻松了不少,“我很担心他们会在冥王星上跑得找不着人。”
“……已经快要在蕾蒂特上找不着人了。”伊微看着远处雪尘弥漫中逐渐模糊的背影,默默扶额,带孩子真是辛苦了啊哥……
不过跑得快肯定有跑得快的好处,比如现在,他们就听到远远传来嘹亮的一声:“找──到──啦──!”
当然这并不是大黄蜂自己在喊,而是把电子音频拉长放大了的结果。也幸亏这附近没有山啊,伊微边跟着其他两人跑边想,不然来一场雪崩我们就集体歇菜了。
大黄蜂在看到他们跑过来时兴奋地挥着手,连带着头顶的两根小触角一样的结构也在上下抖动——为了喊出这一声他甚至转化成了半硅基形态。面对着紧赶慢赶跑过来的三人,他得意地指了指脚边那一条裂隙。这确实是一道很大的缝隙——其实说是谷壑可能更确切些,长得仿佛将整个冰原分成两半,最宽处能把一个成年人横着吞下去。裂隙边缘尖锐破碎如犬牙差互,内里则呈现出幽暗的蓝色,且越往下越幽深,直至彻底淹没在黑暗中。
“谢咯,Bee。”爵士拍了拍大黄蜂的肩膀,蹲在裂隙边缘往下看,被深壑底部喷出的冷风刺了一个激灵,“普神在上,这可够深的。”
“看来是需要借助一点技术手段了。”伊微掏出一个蜂鸟形状的一次性探测器,将它的信号与数据终端连上。她在裂隙上方伸出手臂,张开手掌,探测器发出嗡嗡的启动声,扑闪着左右两侧小翅膀,朝着裂隙下方飞去。
数据终端投放出一个虚拟屏幕,显示着探测器在裂隙下实时拍摄到的影像。裂隙下方大部分都是排列紧密的冰晶,部分冰层夹杂着黑色的成分不明的杂质,偶尔还能看到夹在冰片中的气泡,体积较小的气泡多半被冰晶包裹,体积较大的就会形成贯通的冰洞。探测器不时在冰洞中停留,伸出探针采集冰晶样本进行分析,分析结果也被传递到数据终端。四个人就蹲在裂隙旁边,阅读着虚拟屏幕上的数据和内容。
“如你所想,这些冰川并不是‘亘古就有’的。”终端汇报着探测结果,“冰层下方的部分气泡里包含着液体,其中含有一些‘古菌落群’。通过对这些细菌的分析,结合冰晶的采集,可以推断出这里最早冰层形成的时间,大约就在12000年前。”
“也就是说,与火种源接收到那条求救信息的时间很相近。”擎天柱沉声道。
“是这样的,这里的冰层结构与地球上南极的冰层近似,但相当之年轻,形成的时间也短得离奇,猜测可能是在100年内就形成了与如今相差无几的规模。”终端的虚拟屏幕上持续闪过一些数据,“正常情况下绝不可能形成这样的地貌环境,或许有必要考虑深入到冰层最下方进行勘探……”
“我们可能没那个时间了。”爵士突然低声说道,他身边的大黄蜂也猛然抬起头。副官与侦察兵同时转向同一个方向,神情中显露出紧张的色彩。
“怎么了?”伊微连忙收起终端,与擎天柱一同望向两人面朝的方向。
很快他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不知何时平地起风,狂风席卷着地面上的雪沫吹向天空,仿佛滔天白浪峰尖的泡沫扬起,视野范围内尽是细密如霾的雪粒。
层层叠叠的碎雪背后,几个模糊的人影若隐若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