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第 23 章 ...
-
徐云月在院子里带孩子,徐建平一岁半,正是需要大人看管的时候。
“徐云月,我为什么要过来给她带孩子?”王德彪郁闷道。
徐云月正拿着碗,喂孩子吃饭,回过头说:“不想带,你就回去呗。”
“我回去了,你怎么不回去?”
“我还要带孩子呢。”
王德彪抱着几个月大的婴儿,看着他滴溜滴流转的眼睛,对视道:“你妈不要你了。”
“你瞎说什么呢,对一个孩子说这些话。”徐云月不满道。
“你说这陈锦,有没有一点当妈的样子。”王德彪数了数,“我差不多都有三个礼拜没见过她了。”
“人家比较忙啊,工作呢。”
“女人最主要的事情就是把家管好,孝敬公婆、丈夫,有她这样的吗?”王德彪数落起来,“你看她来的时候,到了吃饭的点才来,而且吃完饭也不收拾碗筷。”
“她想洗完来着,后来不是被她同事叫回去了?”徐云月回忆道。
“你怎么总能为她找借口的。”王德彪不悦,“同样是女人,像你这样的才是正常女人的做法,她那个绝对有问题。”
徐云月还是头一回从王德彪嘴里听到这种话,不由得问:“正常女人?”
“凡事都要讲奉献嘛,女人把自己奉献给家庭。”
她和王德彪结婚那么多年,都没孩子,现在帮哥哥嫂嫂带孩子。两人都去医院检查过,身体好得很,那么久没怀上,医生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她以为王德彪念了那么久要离婚,结果还是浑浑噩噩地过日子。
王德彪这人,长得普通,爱贪小便宜,就是嘴巴上说说,一遇到事情胆小如鼠。
好像浑身上下全是缺点,徐云月能想到他唯一的优点就是吃饭比较积极。
她就像很多结过婚的女人那样,日子得过且过,只要不是什么特别过不去的坎,都能忍着。一辈子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太去计较的话,总给自己添堵。
她来妈妈家里帮哥哥带孩子,有时候不回去的时候,王德彪反而过来了,刚开始态度一般,看到她忙前忙后忙孩子,偶尔也会来搭把手。
哥哥嫂子每个月都会给她二十块钱,当作照顾孩子的费用。她说不要的,王德彪说,干嘛不要,人家给你,你就拿着。
他们赚钱那么多,给妹妹补贴一点怎么着了。
就这样,徐云月只能拿着了。
她没有自己的孩子,所以对哥哥的孩子视如己出,非常疼爱。她看王德彪好像也是如此,就是嘴巴上不说,徐建平被桌子椅子绊倒了,他一个箭步上前,赶紧扶起来哄着,“这个桌子好坏啊!建平,我们打它!椅子!椅子也好坏的!舅舅帮你踢它一脚!”
俊平都没喝过妈妈的奶啊,真是可怜。徐云月亲了亲他的额头,说:“你去给老二泡个奶粉吧,三个小时要喂一次。”
“那你抱着。”王德彪说。
“你放在摇篮里就好了啊,小孩不用天天抱的。”
“那不行啊!不抱着,会哭的。”王德彪说,“俊平就喜欢被人抱着走来走去。”
“你别把小孩的习惯养坏了。白天抱,晚上也要你抱着睡的。”徐云月提醒他,“到时候一晚上都要抱着,累死了。”
“哎,哪里是小孩了,俊平还是个小婴儿,抱一会儿怎么了,快拿着拿着。”王德彪将手里的老二递给她。
他拿过奶瓶,熟练地将奶粉和水冲了一下,混合之后晃了晃。
他看着俊平将满满一大罐奶粉都喝完了,心满意足地翻着白眼又睡着了。
“哎,你说这奶粉是不是比人奶好啊?”王德彪问。
“你听谁说的?”徐云月看尿布湿了,马上换了一块。
“我感觉老二比老大壮一些,你看这个奶膘,这手臂粗的和藕段似的。”
“小孩长大了会变瘦的。”徐云月说,“喝奶时候比较胖。”
“是嘛,但老大小时候也没老二胖啊。”
“你观察到是挺仔细,不说我都没发现。”徐云月将脏的尿布扔到桶里,“我去河里洗一洗。”说着她就往外走。
“哎哎哎,你走了,我一个人看两个啊?”王德彪看她走出门了,着急喊道。
“老二不是睡了,你和老大玩一下。”
“你妈呢?怎么不来啊?”
“邻村有老人去世了,去给人念经超度去了。”徐云月说。
王凤娟以前在地里干活,长久的劳作之后,腿脚不方便,后来接到了念经老婆婆的活。这活相对来讲轻松一些,只要在农村老人去世的时候,在遗体边上念念经。
这边的风俗就是在这样,一般六个老婆婆围成一圈,念三天的《地藏经》,以告别亡灵,让他们顺利投胎转世去。
王凤娟已经去了两天,明天才会回来。
王德彪看院子里只有他和两个孩子了,捏着建平的脸说:“宝,过来给舅舅当儿子好不好啊?”
徐建平听不懂,拿着在嘴里的手指给他吃。
“舅舅才不吃你的脏手手呢。”王德彪退后一步,“不吃,哎呀真不吃。”
徐建平手指又伸过去一寸,非要他也尝一尝。
-
银行里,柜台前。
“您好,现在的半年息是5.1厘。一年期是6厘。”柜员介绍道。
“有没有多一些的?”顾客问道。
“五年的是6.9厘。”柜员说,“最高的是八年期8.7厘。”
“嗯,我再看看。”
“好的。”
那个男子看了一会儿后,抬头问:“你们这里是不是有个叫陈锦的?”
“有的,不过她不负责存款业务。”
“那她负责什么?”
“这个……您存款吗?”柜员问。
“啊,不好意思。”男子歉然道,他操着一口不是很流利的普通话道,“我有五万块,所以……”
王春芳还是头一次听说有人存了五万块。一万块在现在就是巨款了,农村能盖5幢房子,还带豪华装修加上家电了。
五万块是什么概念。柜员抬头,认真地看了下,见他穿了一身蓝色条纹的西装,很儒雅的样子。
王春芳一下子紧张起来,她听人说过,最近有外商或者侨胞从国外来的,就是这个打扮。但是,他们一般都是去的大城市投资,不会来他们这种地市级银行的。
她定了定心神,说:“大额存款的负责人是蒋主任,我带您过去?”
“好。”
男子走后,王春芳在陈锦办公室前敲了敲门。
“陈姐!”
“嗯?”陈锦正在审核信贷的资料,现在有很多工厂排队申请贷款,都来不及看。她没抬头,听她接下去说。
“有个外商,问我们银行有没有叫陈锦的。”王春芳说,“他要存款,我就把他带到蒋主任那里去了。”
“然后呢?”陈锦仔细地核对工厂提交上来的贷款审核表,一行一行地浏览。
“五万块呢!”
“什么?”陈锦这才抬头,她被这个数字吓了一跳。
真的假的,这年头一万块都是巨款了,五万块,开什么玩笑哦。
“存的时候,他还特地说是你拉过来的存款。”
“什么?”陈锦难以置信,现在大家手头上的钱都不多,所以审批贷款的时候还要考虑银行有没有那么多钱可以划拨的。银行没钱,工厂就只能排队等着。排队分先来后到,有时候还要先考虑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对于审核来说,真是头疼。
“你不认识吗?”王春花说,“他叫蒋孝慕。”
陈锦将目光移到别处,认真想了想,“不认识。”
“这就奇怪了啊,你不认识,用你的名义来存款的!”王春花说,“这事儿也太诡异了吧。”
陈锦也纳闷,所有银行工作人员拉存款是有业绩指标的,他一下子存了五万块,还记在她的名下,今年说起来,她还能出出风头,早点被领导看到,得到提拔。
啊不,谁人谁啊?
蒋孝慕。
在银行工作那么多年了,大大小小的工厂负责人见了个遍,根本没听过这个名字。
也没听过哪家厂和外商一起投资做生意啊。
“他人呢?”陈锦问,“我去见见。”
“存好钱,就走了。”王春花说。
“下次再来的话,叫我一声。”陈锦说,“后来他存了几年的?”
“八年的,8.7厘。”
陈锦点点头,还挺长的,那银行的压力一下子就小了很多。贷款那边也不用死死扣着了。
工厂以为银行故意不放贷,其实银行也是资金紧张,要是有钱,肯定早就放贷了。
她听说现在有不少归国华侨来中国投资,但是她觉得他们家一直在农村里生活,只有几个上海的亲戚,但从来没听说过有海外的亲戚啊。
会不会搞错了,是不同的人,名字读音比较类似。
参考资料:
1.《1985年,出率利率、利息调整前后对比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