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6、大兴宫 ...
-
大兄与嫂娘爱好相类,他日常衣饰一向清淡素雅,然则其人生得实在好看,快四十的年纪非但不显老,穿这一身水蓝反而衬得他愈发秀劲灵巧,端坐于书卷之中,反而有如琢如磨的美玉气质。
自然他本人是有那么一点点臭美的,这身装扮初看素雅甚至简朴,然则细节之处可是毫不含糊。
“遥想当年陛下还只有这么高的时候,”王珪资格算老,边刷刷翻看着书,坐在中间的书堆里兀自比划道:“盖约七八龄,四尺七寸高。初来这大兴宫可是潇洒得很,别人称人家皇孙大曹主,咱家郎君却‘世明兄’‘世明兄’地唤着人,甚是嚣张。”
“那自然是该嚣张,也该嚣张。”
刘洎捡起手下陈旧的算经抖了抖,理所当然接话道:“大曹主已是早慧,能得他青眼的陛下岂能寻常?陛下年少时诗,书,算,射,弈,乐,兵可是习得样样拔尖,样貌生得又好,宫里的人缘那更不必说,当年东宫四万来人里五成都不愿跟从那杨暕,可不就是因陛下的那句‘齐王非仁主’的断言么?”
五成!
难不成那传闻里的两万人是走剩下的?
我心下暗抽一口冷气,看向这外头谦虚谨慎,此时殿内没了外人十二分傲然的几人,又看向一旁不以为奇淡然整理书册的大兄,心下隐约有了些许眉目。
难怪大兄手下总是人才济济。能成为那位皇太孙手下最普通的士卒都是各士族世家之后,背景不那么深的也皆是帝国最顶尖的人才储备,那两万人就是放在当年都不算少,更何况战乱初定,人员大减的今日。
不然当年也不会连皇帝都在立储之事上迟迟未决。后来更是遇上隋末之乱,这些人或是做了州郡的官吏,或是做几位皇孙的幕僚,或是晋阳起义后投了唐,或是各为其主,时隔二十余年后再见面,能侥幸存活下来且成就功业的更非简单之辈。
而今大兄有心招揽贤才,自然有的是故人来寻。
说来前隋灭亡也不过十余年而已,谁也没想到如此庞大的帝国那般轰然倒塌,提到当年的旧人旧事还恍如昨日,当真如同做梦一般。
刘洎话里有些未尽的意思,与那三位相视一眼,不再透露半句。
方入殿的王孝通倒知道些许内情,翻开的书册合了又放下。
“自然不愿跟从。当年先主手下收了不少前太子杨勇的人马,此乃炀帝最为不放心之处。炀帝生性戾嫉,于那位与先皇和前太子人马皆交好的储君有所防备,是以并不亲近太子。太子故去之后陛下那句‘非仁主’是提醒亦是表态,若他真要执意立齐王,那么不仅失去天下人心,太子的三个儿子也不会存活。”
可惜太子的儿子,那个大兄曾经支持过的元德太子唯一的嫡子还是没能保全,终成了隋末争斗的牺牲品。
若非他的父亲闹得天下大乱,我们一家大约还是他杨家的忠臣罢。
角落听了许久的阿兄默然起身,抱了一摞书册挪坐过来。
他面上并不见二位吹嘘的光彩,众人的各自思索里指了指手下形形色色的图册:“当年储位的争斗已然过去,如今想来也不过如此。只这些文帝和太子所遗之物,我早在破大兴的时候便已作了整理,如今事世变化故人十不存三,若非我家阿弟奇才助我们理出些许头绪,恐怕这些筹划更没了出头之日。”
除过修文馆,我这武德殿偏殿亦是大兄藏书的地方。
不似修文馆藏书那般广博,这武德殿里的书册皆只是当年东宫所藏,不过即便只是东宫之物也藏了满满一殿,内容却并不是通常的子史经集诗词歌赋,而是舆图天文地理地方志这些杂学,其中还有当年大兄自己琢磨出来的水文耕地文书,看起来颇为可观。
我摆弄着身旁架上的第十二个算盘不作声,那五人却扔了书讶然瞪来:
”他?!”
“是他。”
阿兄点点头落座于我的身侧:“此儿有些智才,工农医法商这些也都懂些,尤精算学,以后诸位若有困惑之处可尽管找他。”
有些,阿兄素来喜欢谦虚,他口里的“有些”惊得几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不然为何大兄让我主持商部,户部和将作,少府监呢?这般需要耐心和细心的职位,没点能耐可是真坐不成哪。
“诸位莫急,我只负责指错和结果,”我这次总算聪明一些,众人狼也似的绿光里敏捷地躲回阿兄身后:“可不要妄想我给你们从头算到尾……王孝通,你可是知道我的脾气,管管你手下的那几位弟子,莫让他们总追着我跑,寡人我还有别的事要忙呢!”
国子监的那几个学徒简直太可怕了。
我这人虽说算数好,可再好的脾性也遭不住某些人来回盘问,尤其是算不对的几个刺头还质问过来,亦或是死缠烂打拉着我给他们琢磨一遍,不答应便跟在我屁股后面不走,属实让人烦恼。
大兄倒也不怎么反对我的意见,抱过方才整好的一摞书册就笑盈盈塞我怀里:“那便开始罢。”
开——始?
众人阴险的笑里我胳膊一沉,面容随即扭曲起来。
笑得倒是轻松,这玩意儿少也得五六十斤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