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74、丘壑 ...

  •   终于有一日大朝会之时,天子因北伐之议凝眉良久,问起尚书左仆射山行简的意见。

      这位对政事不甚经心的显贵摇了摇头,委婉道:“既无天时,又无地利,岂有人和?”

      南军北伐,向来在春夏之交出征,一来河水上涨利于行船,二来使江南将士免于寒冬之苦。可如此浩繁的人马无法在旬月之间聚合,而与宇文氏之间的灭国之战显然又不能速战速决。

      其中困顿,连尚书右仆射何知己思量再三,都难以抉择。北伐关中,前路艰难,胜算难料,倘若能攻灭宇文氏,自然是大功一件,可一旦失利,无论对朝廷,还是对东府,都后患无穷。

      也难怪成肃犹疑。

      成之染的目光落在山行简身上,轻飘飘的却犹如千钧。

      “左仆射倒是说说,何处去寻那天时地利人和?”

      山行简从不曾留意这些,自然说不出什么,只是道:“当年孝宗皇帝时,关中大乱,朝廷亦曾几度北伐,接连失利,唯有庾昌若进抵长安城下,围城数十日,仍不免黯然而归。太平侯才略,比之庾昌若又能如何?况且宇文氏久在关中,比之当年乱中草创的贺楼氏,有过之而无不及。”

      “山仆射何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成之染不以为意,道,“二京沦陷,遗民南望,至今已有百年,杀伐离乱,苦不堪言,诸君如何能心安理得地在江南高坐清谈?往日种种暂且不论,如今宇文盛已死,国中势必不安,若不能趁机发兵制敌,将来不知多少年才能有如此良机!”

      山行简只是皱眉。

      “天时也好,地利也罢,事在人为,”成之染沉声道,“大军不必急于出发,待到秋来,才是良机。”

      这话令山行简讶然。

      何知己提醒她道:“北地酷寒,于我军不利。当初北伐独孤氏之时,军中便吃尽了苦头。”

      成之染摇头:“平齐战事相持日久,情非得已,可宇文氏情形到底与三齐不同。金陵与长安相隔万里,这一场战事,做不到一蹴而就。大军秋来出发,不必急于西进,只需在冬日之前攻占洛阳,经冬休整,来年春天乘势攻入关中。”

      左卫将军殷希鉴道:“洛阳沦落敌手,已有十余年,收复洛阳又谈何容易?”

      成之染似是一笑:“宇文氏根基在于关中,宇文盛身死,关中怕是不安宁,又岂会全力死守洛阳?即使战事不利,河南之地与南有雍州,东有北徐,大不了撤军回退,不至于满盘皆输。而关中一战,尽可在春夏回暖之时发动,以我军天时抵消敌军地利。”

      殷希鉴撇了撇嘴,看起来心中不服,然而他转念想了想,便缄口不言。反倒是何知己皱眉细思,眸中又闪过犹疑之色。

      兵行险着,是耶非耶?

      自始至终沉默不语的成肃终于开口,道:“未尝不可。”

      山行简等人不由得看了看他,见成肃仍一副沉思模样,于是都不再说话。

      殿中安静得有些诡异。

      成之染的目光从众人脸上扫过,倏忽想起当年伐齐之时,朝野上下有的是反对的声浪,唯有成肃和孟元礼力排众议,才勉强定下此事,出征之时,也多是东府一军之力。

      可如今,旁人连反对的态度,都不怎么用心了。

      这可比她想象中平静得多。

      天子最终准允了北伐之事。众人离去后,他独独留下成之染,注视良久,问道:“太平侯身子可好?”

      宽袍大袖的掩映之下,成之染的身形稍显得臃肿,天子也因此免了她朝参之时跪拜之礼。这一句关切落在成之染耳中,不由得让她心神一震,赶忙道:“承蒙陛下挂怀,臣并无不便。秋来出兵之时业已临盆,绝无妨碍。”

      天子垂眸,神色并不分明,半晌缓缓道:“北伐诸事繁重,朕晋封你为镇国大将军,与太尉一道都统。”

      成之染谢恩,沉默不语。

      有那么一瞬间,她希望天子命她主持北伐,可如今的镇国将军府羽翼单薄,还撑不起一场旷日持久的倾国之战。北伐关中离不开东府主力人马,天子寄托重任于她父亲,也在情理之中。

      成之染仰首望着天子,唇角浮起一丝浅淡的笑意:“待他日收复关中,恳请陛下准许臣持节都督关中。”

      天子思忖了片刻,颔首道:“好,朕答应你。”

      ————

      乾宁十一年春,天子命太尉成肃都督中外诸军事,整顿各州人马,戒严筹谋北伐。

      大魏北境,山海之间,西起益州,东到冀州,俨然一道犬牙交错的屏障。北伐的诏令自金陵疾驰而出,如同苍茫天地间破晓的曙光,穿透千山万水的阻隔,照亮了每一寸笼罩在胡骑阴霾下的土地。

      各州守将闻风而动,招兵买马,枕戈待旦,国内翕然。

      镇国大将军府骤然忙碌起来,如同紧密运转的齿轮缓缓转动。冀州刺史钟长统、北徐刺史杜延寿、豫州守将桓不疑,都是与成肃一同从京门起兵的宣武旧部,北伐亦是深藏于众人心中的夙愿。

      成之染站在舆图之前,望着三州之间被宇文氏窃据的河南之地。北伐第一战,她势在必得。

      扬州人马盛壮,此番北伐自然以此为主力。然而要想让关中之战多几分胜算,西土各州的侧翼也不容忽视。

      西境与关中最为切近的,莫过于梁州。梁州刺史张天锡驻扎于此,为争夺汉中之地,多年来与胡虏征战不休,互有胜负。单凭梁州一州之力,显然还远远不够。

      若要使汉中之师成为刺入宇文氏腹地的一把利刃,离不开益州的助益。当初她带兵伐蜀,持天子符节,将益州刺史之位交给了老将董荣,董荣在蜀中数年,善于政事,休养生息,倒也是兵强马壮。经由子午道从汉中入关,亦是良策。

      至于雍州刺史岑获嘉……

      成之染望向她的军府主簿岑汝生,不得不感慨,她三叔成誉,果然为她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以荆雍二州兵力,北上叩关,接应大军,最合适不过。

      岑汝生不知她为何发笑,依旧向她禀报军府人马的情况。

      自当年北伐独孤氏之后,成肃收服了一支具装胡骑,养在京畿,多年来鲜少派上用场。眼见得人马零落,也无可奈何。

      成之染偏偏看上了这支胡骑,废了好大的力气,才辗转从成肃手中将人马讨要过来,在军府之中设立了骑兵曹,还让先前在府中养马的高寂之做了骑兵曹参军,专职调教这千余人。

      胡人善于骑射,兵强马壮,具装甲骑所过之处,烟尘滚滚寸草不生。只可惜缴获了这样精锐的队伍,在江南山川草泽之间却难以施展,平白一年又一年过去,当初盛壮的人马也渐渐衰零。

      好在如今,还为时不晚。

      成之染行动颇有些不便,仍旧亲自到校场,观望了一场胡骑演练。高寂之毕竟在三齐长大,往日见到的骑兵多了,于驯养之道也颇有见地,被成之染好一番夸赞。

      中兵参军桓不为有些不解,道:“骑兵本是胡人所擅长,一旦对阵沙场,我军恐怕难以占上风。”

      成之染一笑:“甲骑自有利处,扬长避短便是。”

      桓不为思量了一阵,随她回到将军府。江萦扇从前堂出来,对成之染道:“蔡行之被太尉赶走了,女郎可听说了?”

      蔡行之是成肃新任的主簿,成之染与他并不相熟,闻言稍有些惊讶,细问江萦扇,原来这位蔡郎君自从得知朝廷将要北伐,便偷偷找到尚书右仆射兼吏部尚书何知己,想离开成肃军府,到外郡为官。

      明眼人一看便知,他这是见北伐势在必行,赶忙要逃出这是非之地,以免到时候被成肃带上征途。

      然而这种事,怎么可能瞒得过成肃。

      “太尉很生气,把他免官除名了。”江萦扇道。

      成之染回忆一番,道:“先前在太尉府中,扬言愿为北伐前驱的,难不成就是这位蔡主簿?”

      江萦扇点头:“就是他。”

      “济阳蔡氏……”成之染喃喃,眼前倏忽浮现出山行简的模样。他于万事都不甚在意,淡淡的,仿佛超脱凡尘羽化登仙。

      可他是大魏的尚书左仆射啊!

      “这些贵人们,嘴上说赞成北伐,其实未必是真心,”江萦扇叹息,“军中上下恨不得克日出征,蔡氏一流着实令人丧气。”

      “为这等人丧气不值得,”桓不为摇头,道,“建功立业的不是他们,他们巴不得东府此番北伐一败涂地,好让他们有可乘之机。”

      这话说的直愣愣,连江萦扇都忍不住看他一眼。

      桓不为不以为意,且不论桓氏与成氏姻亲多年,他三位同祖兄长,桓不疑镇守江州,桓不惑镇守青州,桓不识辅政京门,也只有如此不容撼动的地位,他才敢对成之染这么说。

      春日迟迟,庭中风暖,成之染淡淡一笑,道:“随他去罢,行军打仗又不是靠他们。”

      江萦扇问道:“那女郎所依凭的,是谁?”

      “是你们。”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预收《公主的假面》&《女帝的品格》,戳戳作者专栏,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