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少在晋江写书评,今天想写写。
我和敏敏一样,有个谈了好几年的完美男友,那几年很幸福很幸福,不同的是分手是我提的,我意识到这段感情走不下去了,我想也许是不爱了,但我的直觉告诉我不对劲,于是去打听,竟然打听出来在我们异地恋快结束的那段时间他在追别的女孩子,朋友们都以为我们分手了,因为朋友圈也不更新。我当时愤怒远远大于伤心,问他到底怎么想的,他说我是远在天边的真爱,实在不懂一个人怎么可以变得这么陌生。之后他谈了两段,前后企图和我复合了很久,我不能同意,他最后说他想明白了,告诉我他又谈了。
分手到现在过了三年,有人问我当时是不是很痛苦,我说痛苦不是剧烈短暂的,是像刀子一样慢慢地磨你。我深刻意识到他是一个不值得我停留的人,我说我喜欢的不是后来的他,我说我只是怀念那段美好的回忆。我总说自己放下了,可是三年了,好像并没有真的放下。读这本书时感同身受,我的父亲甚至比敏敏的父亲更传统更折磨人,他在我身上种下了一些负面的种子,分手后我再也不愿意相信任何男人,事实也总是像书里的另外一个男生一样“图穷匕见”,更让我打开不了自己。就连凌晨时熟悉的风抚过我也会无可避免的感到悲伤—怎么物是人非了?
要说这三年完全沉浸在这些情绪里,那也不是的。我每个月攒了钱就去旅行,要么一个人要么和朋友,认识了旅途上很多美好的人,还有一些我无法表述清楚的成长——我的思想成熟了。这本书里很多点都让人惊喜,我喜欢的明星歌词里就有句话“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作者给我一些新的解读。还有电影《机器人之梦》是我去年在特别迷茫的一段时间看的,看完还写了很长的发在小号,我说“我好喜欢你这么地活泼,不受拘束,超有生命力的样子,让我感受到这世界是在生活的,是活着的,是鲜活的。所以在这里,写上一篇观后感随笔。希望,我也会那么地积极开心。”这个感觉跟我现在读完这本书很像,哪怕我没有女主那么快地完全洒脱,但是我确实在走出来了,我也会和女主一样走向理想的自己。因为真的,万物都是风,只从我身上穿过。
最后,谢谢作者的作品,写甜文的时候让我感受到幸福,写这些“写实”问也让我照见自己,希望你有更多更多读者喜欢,有无尽的灵感,有大把的金钱,还有永远的幸福。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