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3.大宋第一奸商 ...


  •   黄金麟脑子里“轰”的一声。

      ---他竟然碰上了江南花家的人。

      江南花家是什么?那是皇帝老儿都不敢得罪的家族。

      俗话说,“苏湖熟,天下足”。不过那是北方人说的。在江南,小儿们唱的是,“若无江南一枝花,何来钱粮满天下”。

      花家控制着半个国家的产业。长江以南的十分之三的农田矿山都是花家的囊中之物。不隶属花家的农户产出的粮,绸,茶也只愿意卖给花家。大运河,长江上的货船七成打着花家的旗号。便是官家的粮仓也是花家掌管:在这朝廷内弱,盗匪四起的大宋朝,只有花家掌管的粮仓才无人敢洗劫。花家对粮市的控制足以让户部心寒:花家若想要粮价七百零五,粮价就决不会是七百。

      花家刻板,造纸,炼铜的技术举世无双,所以印制钱引,铸造铜钱必得交托花家,否则定然□□横行。花家铸钱只用自己的规矩。若是花家决定铸一千万贯钱,朝廷就算磨破嘴皮子花家也不会多铸一贯。而江北的铁钱在江南根本无法用,须得先到花家的钱庄换了铜钱或者钱引。就凭这一条,只要花家愿意,完全可以让京城活活饿死。

      花家更是举世无双的奸商。不但不曾上缴国库一文钱的税,更是把国家的粮仓当儿戏:随意克扣军粮,开仓赈灾,重新制定存粮标准,甚至事后都懒得汇报。花家的老爷和一干子女比徽宗更好花鸟。自从一众官员开始在江南搜刮花石纲,花家便变本加厉地搜刮。花家买手成天在街头游逛,只要看见新奇的花石鸟兽便出巨资买下,抬到花家大院中。若是物主不愿卖,买手们会好说歹说骗着物主将东西寄存到花家的金库里,或者干脆毁了。

      江湖中曾流传这样一个故事。绍兴府有一个叫海须龙的镖师,家中不见富,院子里却养了棵极为金贵的橄榄树。他自己总爱炫耀这橄榄树不是中原的种,而是汉时大秦国使者带来的西域橄榄树,如今已近千年。海镖师院子里的那棵树也确实长得枝干清奇,花叶繁茂。事情渐渐传到知府的耳朵里;所有人都叹着海家只怕马上就要被寻花石纲的人给砸了。没想到先找上门的竟然是路过绍兴府的花府管家。海须龙自然知道花家的权势,惶恐地将管家请入屋里详谈。两柱香的时间管家就出来了,大笑着持剑对院子里的树一阵乱砍,将好端端一棵挺拔的树削成了个秃脑袋。不用说,知府来时看见树的模样,脸色乌青好比砚台,甩甩袖子便走人。这件事究竟说明了什么江湖中人一直没大弄清楚,但是至少花家的奸商手段在这里是十分明了。

      虽说是奸商,却似乎没给朝中带来什么好处。花石纲中八成的货物都是从花家买的,价钱高得惊人。花家曾经用一块形状如龙的黄玉换走了五个县的官库存粮,也曾用一株十八色茶花免了洞庭湖周围水灾区域一年的税务。这一切足让朝廷上下所有人咬牙切齿。

      这十几二十年来,朝中多少人时刻不想扳倒花家,却从未有人敢轻举妄动。傅宗书初任右仆射时曾下令大运河上所有来往货物必须抽一成五的关税。他想给花家一个下马威,顺便看看花家究竟手段如何。

      花家似乎毫不在意地继续运粮运盐运棉布,并且老老实实地交一成五的关税。但是新茶,鲜果,蜀锦,苏绣,花鸟古玩,乃至金银玉石,全部从市场上消失。三个月,京城买不到一两冰糖。

      不得已,傅宗书找来坐镇京城的花家三公子花盈阁。丰神俊朗的三公子笑得纯粹仿佛少年,摊摊手说道,“傅大人,你说的这些货物价高,量小,本就是没有什么利润的东西,如今又加了一成五的税,花家实在是运不起呀。”

      傅宗书冷笑,“就算你们花家,也不可能永远捂着这些货物。你们捂得起么?”

      “傅大人说笑了,”花盈阁仍然无比优雅地笑着,“我们是商人,怎么会拿自己的银子打水漂?上个月我们的货船刚从海外回来。这倭国的刀还有船帆,高丽的药材皮毛,南洋的香料珍珠,都是上好的东西。虽然海运不甚安全,但是外面给的价钱却是上等。”

      傅宗书是再也笑不出来了。三天后,大运河上的关税站卡全部消失。从此朝中再无人敢挑战花家的力量。

      当然,时不时也会有有野心却不够政治头脑的人物想要一举挑掉花家;离间,卧底,暗杀,无所不用其极,而花家却从来不会弄乱一根羽毛。

      只有这么一次的例外。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