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寻秦记篇 ...

  •   04
      河间郡是吕不韦的封地,地理位置却在东周旧地,赵魏韩三国之间,完全是一块飞地,对秦国来说宛如鸡肋。
      但这毕竟是秦国的地盘,如今被赵人占了,怎能罢休。
      朝堂之上一众重臣皆力争挂帅出征,收复失地。
      连前几日称病在家的吕不韦也“支撑病体”上朝来推荐蒙氏父子出征。
      李治故作犹豫,让王翦、蒙骜和项少龙当朝辩论,最后由几位军方重臣匿名投票选取元帅。
      结果自然是项少龙更胜一筹。
      吕不韦再次被气得差点吐血,只能不甘心地推荐蒙骜的孙子随军。
      李治这次倒没有拂他的面子,不仅同意蒙恬随军,还让他做了项少龙的副将,同时,另一个副将的位子,李治直接给了王翦。
      这下,各方势力都满意了。

      吴诩却知道项少龙确实并不擅长领兵打仗,便私下里给了项少龙一个锦囊,让他到达秦魏边境后再打开,依计行事。
      项少龙简直哭笑不得,但也没有拂了对方的好意,收下锦囊后就拜托吴诩好生照顾琴清和乌廷芳,然后领兵出征了。
      有善柔则扮作亲兵跟在项少龙身边保护他,吴诩倒是不担心他被人刺杀,反而有些担心吕不韦再出幺蛾子。

      果然,大军才离开咸阳不久,东郡传来民变的消息。
      吕不韦趁机要求秦王传令王翦先改道往安邑平乱,再赶往蕞城会合少龙。
      李治哪里肯依,但也不能直接拒绝,便假称消息来源不明,要详加甄别为由,暂时按下不理。
      下朝后,李治先后召见了鹿公王龁蒙骜等人,然后命蒙骜父子立刻秘密带一支精兵,星夜赶往东郡平乱。
      吕不韦还不知道他的心腹蒙氏父子都被调出了咸阳,在相府与幕僚筹谋,准备买通墨家刺客,在战场上取了项少龙的性命。
      吕娘蓉被吕不韦禁足在家,好不容易支开身边的仆妇,准备溜出去见荆俊,却正好听到吕不韦与幕僚的密谋,不由大惊失色。

      雍城宫中。
      连晋听说项少龙得到重用挂帅出征,不由暗暗气恼。
      朱姬见他不悦,软语相劝,梨花带雨表示,为了他,她宁愿不做太后做个普通妇人,只要两人能白头到老。
      连晋大受震撼,最终放下执念。

      而此时,吴诩从咸阳寄给连晋的密信也到了。
      信中写了有关乌廷芳的事,并告诫连晋,让他惜取眼前人。
      连晋看完密信,最终决定与吴诩合作。
      与此同时,留在咸阳宫的琴清跟乌廷芳二人经过多日相处,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决定等项少龙回来后就一同嫁给他为妻。
      吴诩暗叹项少龙艳福不浅,回头就揪着李治的耳朵警告他,这一世要是敢左拥右抱,就把他@#¥%……
      李治简直哭笑不得,无奈道:“阿诩,你想什么呢……”
      “有时间想这些有的没的,不如想想咱们什么时候大婚比较合适。”
      吴诩闻言,看看少年再看看自己,顿时垮了脸。
      两个都是黄毛小孩儿,大婚什么的,跟过家家似的。
      “等灭了六国再说吧……”
      有他们两个在,灭六国什么的顶多不过十年时间,到时候李治这身体刚好二十五岁,而她二十三岁,成婚生子正合适。
      至于宗亲和朝臣们会怎么想,那就要看他们到时候有没有时间想这些事了……

      既然有了目标,两人就积极筹备了起来。
      统一天下不是光有武力就够的。
      打仗打的其实是后勤。

      几世的治国经验,让李治和吴诩已经十分娴熟地把民生问题放在了第一位。
      自商鞅改革以来,秦国已经经历了五代秦君的统领,王室的权力已经高度集中,国民对于东出统一六国这件事也早有心理准备。
      如今年轻的秦王忽然要求加大农业投入,改进冶炼,加强器械制作,虽让人一时摸不着头脑,却也没人忤逆。
      连吕不韦也趁机推荐了一个叫郑国的人来修建灌溉大渠。
      郑国渠虽说是秦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事实上却是韩国的一招疲秦之计。
      李治当然知道这事的原委。
      但郑国确实是个难得的水利建设人才,而他所主持建设的郑国渠也的确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李治就故意装作没发现韩国的诡计,让郑国渠建大渠去了。
      当然,人力是不可能消耗的。
      因为,吴诩秘密建立的将作坊已经研究出了大量铁器和搬运工具,把之前的木制工具都摒弃了。
      工程进度大大缩短,还十分省力。
      郑国简直要抑郁了,终于忍不住给故国去了一封密信,然后被严密监视他的将士当场拿获。
      郑国是韩国奸细这事立刻在咸阳传开。
      作为推荐人的吕不韦颜面扫地,气得直接‘病’了。

      李治借机在朝堂上大发雷霆,扬言要车裂郑国,并驱逐所有非秦国的官员客卿。
      此言一出,朝野震动。
      本土的权贵固然欣喜,别国的官员就愁云惨淡了。
      吕不韦又被气得吐了一口血。
      这整个大秦国,还有哪个外国人能比他在秦国获利更大?如果被驱逐出境,那他这些年说耗费的心血岂不是全化为泡影了?
      这时,一直卧底在相府的李斯跳出来了,十分头铁地向暴怒的秦王上了一则劝谏折子。
      年轻的秦王读完李斯的劝谏折子后,居然没有把人弄死,还在朝堂上公开为自己之前的言行到了歉,不仅将李斯从相府中调出封了侍中,还宽恕郑国,让他进了将作坊。
      趁着舆论热度,李小九陛下又发了一道招贤令,言明:六国人士,只要有才,不拘出身,都可以到秦国出仕。
      郑国案后,吕不韦身体越发不好了,相权也几乎被李治架空。
      为了防止这位临终反扑,李治索性微服去了一趟吕府,忽悠了吕不韦一番,让他以为自己就是他的亲生儿子,并且表示已经知道了自己的身世,让吕不韦安心享受荣华富贵即可,不要做多余的事。
      李治为了安他的心,还承诺会将吕娘蓉封为郡主,让她与荆俊完婚,保她一世富贵。
      吕不韦知道秦王一向宠幸项少龙一行,将吕娘蓉嫁给荆俊,显然是为了化解他跟项少龙的恩怨,他还能说什么呢,总不能为了自己的权势造亲生儿子的反吧。

      搞定了吕不韦,李治在朝中推行新政就容易许多了。
      待项少龙搞定赵国大军,从河间郡回来的时候,秦国这边第一批改良粟米已经可以收了。

      这次出征,因为没有后方掣肘,项少龙很顺利的抗住了李牧的进攻,加上秦国细作的运作,赵王最终下令调回李牧。
      赵魏联军攻秦行动彻底失败。
      此时,郑国的奸细身份暴露,赵魏两国索性把锅都推到了韩国身上。
      李治派出善辩之士分别到赵魏两国忽悠,只要两国愿意割地赔款,就对他们之前攻打秦国之事不予追究。
      两国自然是忙不迭地答应了。
      之后,秦国向韩国问罪,赵魏两国也只做看不见。
      韩国国君吓得屁滚尿流,派了使者前来秦国求和,情愿割让大片土地。
      李治只笑纳了与东郡接壤的一片土地,然后表示只要将韩国的公子非送到秦国为质子,就既往不咎。
      这个时期各国互送质子是常事,韩国一介弱国,其实连送质子的资格都没有,难得强秦看得起,别说是一个不得宠的公子,就算是太子,也是二话不说就送来了。
      韩非是个十分务实的人,到了秦国之后并没有自哀自怨,反而是十分积极地了解秦国的时事政治,参加了秦国第一次全民选才考试。
      吴诩看到韩非的试卷时简直惊为天人,难怪历史上的秦王把他视作偶像呢。
      唯一可惜的是,这位韩非公子是个结巴,不然这天下的说客,没有一个是他的对手!

      “种田不需要能说会道。”李小九陛下冷酷道,然后大笔一挥把人送去研究农作物改良去了。
      吴诩:……
      若说韩非公子还有什么不擅长的,大概就是农事吧……

      李斯听说秦王把他那个忌惮已久的师兄直接送去公田务农,整个人都不好了。
      他家王上实在是太可怕了!

      同样被选为内廷侍中(秘书)的赵高也囧了,他还以为这次选拔出来的人才是要来跟他抢饭碗的呢,谁知……

      朝中大臣原本对这次招贤考试颇有微词,不想他们那年轻的大王再次重申农事对秦国的意义,力主新设立了一个农事部,把新招收的人才都放了进去,众臣见自己手中的权柄并未受损,便松了一口气。
      趁着农事部新立,李小九陛下索性借口封赏功臣,重新修定了秦国的封爵制度,在军功封爵基础上新增了为国贡献封爵等级制度。再有就是将封地制度改为按爵按品级发俸制。
      这么一来,所有官员的收入就不会因为封地不同就贫富不均了,更不会因为封地被别国占领就没了收入来源,简直旱涝保收。
      因此,除了享有高收入封地的几位大臣反对外,这条政策得到了朝野上下的一致赞同。
      解决官爵制度后,李小九陛下就下令停了骊山阿房两项基建工程,将民夫全部遣返故乡开展农业生产。
      很快,秦国的改革就吸引来了不少百家子弟,其中以农家和墨家的人最多。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7章 寻秦记篇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