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书名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记》  第11章

网友:=。= 打分:2 [2009-06-08 07:08:29]

额,月那个文被和谐了,所以再一次看见月,还是有些感伤的
月和鹰司之间,似乎总是被一些莫名其妙的因素束缚,不能得到自由呀
我把给月写的长评再在这里贴一下,不许说我耍赖哦
《月下之蛇》 这是一个关于色的故事。 我不知道作者为什么用“婬”而不是“淫”(小小的抱怨一下,这个婬字真难找),虽然在前面的那个文中,作者调侃的说着,说是为了和谐。但仔细思考以后,却又觉得,另有深意。 无独有偶,我曾看过《雨夜物语》中的一篇(装文艺,汗)。其实我是看了山蓝大神的《长恨歌》的COS,看见照片上写了蛇性之婬,觉得特别性感,搜索了一下,这才知道“蛇性之婬”竟是一个类似白娘子的日本物语故事。 蛇性之婬的故事中,真女子追求爱情,最终被高僧收服,因为她是蛇,不能与人相爱。真女子尽管对爱执着追求,但终为蛇类,有着邪恶的本性,女性=蛇性,爱=婬。 但同样是蛇,真女子不同于白娘子的妖艳,透漏出一种高贵可爱的气质,她对爱是献身的、诚实的,就连附体于富子身上威胁丰雄这一节,让人感觉到不是蛇的邪恶,而是作为一个女性为捍卫爱而表现出的执着。可以这样说真女子的错误仅仅在于她是一条蛇,最终难以挽回,真女子的爱最终也被定位于蛇性之婬。 而后,又翻了另一些书。我想,真女子的名字来源应是道成寺说话中的真砂,她是化为蛇的女人,也是化为女人的蛇,两者同为一体。真女子(まなご)最早见于《万叶集》 “父君に吾は真女子ぞ”这一句古语中,是最爱的女孩、可爱的女孩之意。真女子既具有如真砂的“蛇”性,也具有可爱的女孩的“女”性,与其说“蛇”性与“女”性在真女子身上得到统一,不如说“蛇”性与“女”性是同意语,即蛇性就是女性,女性就是蛇性。 或许,在日本,蛇本就不是贬义,是可爱的化身。 而色,以及“婬”,也不是这样的简单。 关于“色”,也曾看到过这样的考据:在日本奈良时代,“色”只含有色彩和表情两层意思;到了平安时代,又增加了华美和恋爱情趣的内容。因此“好色”只是一种选择的行为,并不像“色情”那样将性扭曲、工具化、机械化和非人化。所以说“好色”包含□□及精神与美的结合,是灵与肉一致的美。 这似乎说明,日本有“色”传统,并将“色”上升到了艺术或者文学的高度。 在日本最平和温良的平安时代,以描写男女情事为主的情爱文学开了先河。有趣的是,这类作品女性作者较多,她们用敏感而纤细的笔致,赋男女情爱以高贵、优雅的气息。其中,紫式部的《源氏物语》和清少纳言的《枕草子》被并称“双璧”。 透过许多缠绵的情节和引人入胜的风流韵事,恋母情结、家族情绪、近亲□□、见异思迁、性错乱及无穷无尽的色欲,都被揭发出来。《源氏物语》最后达到日本文学传统之一的“物之衰”———认为在人的世界经过性的欲望和荣华富贵后,最后还是空虚的悲哀。但这一连串的意淫、□□和人性之无可救药,无疑是很触目惊心的。 宫廷女官清少纳言,《枕草子》中,婉转幽怨的感情在重重宫闱里如樱花般粲然绽放,又如樱花般颓然败落。 作者似乎相当偏好这两本女性著作,处处可见她的提及。 自然,在此处,作者对色与欲的描述,虽没有明确流出批判的意思,却又因为背景是日本这个追求哀之美的国家,而变得有些复杂了。 情爱的极限是什么,人的身体,是不是会为了情爱的满足,而走向另一个极致? 我想,这就是文化的差异了。
最后再说一句,《蛇之婬》那个文的设定和《秋小路青矢之乱》有点接近哦,不过也只是有点接近,毕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文。作者回复:
应该是《荻小路青矢之乱》吧,⊙﹏⊙b汗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最后生成:2025-01-11 19:54:30 反馈 联系我们@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