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第二十章 江如翔龙 ...
-
◇◆◇◆◇◆◇◆
人世间。
暗夜。乌云密布,几乎看不到月亮。
偶尔地,月亮从云间洒下束束银光,正照在一座高山上。山极高,隐约的月光下,在最高的峰前现出一男一女两个身影。
这是一座从峰顶探身而出的高崖,在离地数百丈之高的地方,俯瞰着下面的沃野千里。
若是晴日,站在高崖上可见下面稻田处处,民居如繁星点点,这里四季常绿,气候温暖,盛产稻、麦、黍、稷、豆、芋,百谷自生,冬夏播种,是著名的产粮区。而一条大江从雪山深处呼啸而来,两岸万山叠翠,连绵不绝。
似乎是在大山里受尽仄迫和挤压,一出山口江水便如狂放不羁的野马一般奔涌不息。大江带来了大量的冲积泥沙,无比肥沃,所到之处尽是片片紫色的沃土。百姓安居乐业,靠水而生,依水而作,舟水而行。这条大江就是一条生命之江,它哺育了两岸的人们,也孕育了这里的文明。
但同时,它也是一条狂暴的河流。江从万山丛中,峡谷窄地急驰而来,冲力极大,裹来大量泥沙和石块。进入平地之后,流速陡降,泥沙便会渐渐沉积下来。尽管这给两岸的百姓带来了沃野千里,但也不断地淤塞着河道,抬高了河床。一旦到了每年山洪暴发之时,从上游山林狂泻而下的洪水夹杂着无数的山石,木头等,轻而易举地便可撕开人们的堤岸。沃土转眼变为泽国,家园沦丧,生灵涂炭。
人们努力了不知多少世代,从上古时的鲧,禹,到后世的代代蜀王,无数的能人先辈皓首穷经,苦寻治水良方。而那一层层围江而建的防线,倾注了无数百姓的心血汗水,甚至是与大江抗争时的条条性命,终于算是把这匹野马拴在了平原之中。
此刻,大江正在下面的黑暗中永不停息地默默流淌,听不见水声,但却如同动脉一样为整个沃土平原输送着血液。
那一男一女两个身影正站在高崖之上,静静地俯瞰着脚下的土地和奔腾的大江。
良久,那女子轻叹口气,道,“渊哥,你可想好了?”
男子和她并肩而立,慨然长叹,并不答话。
女子知无法再劝,行至高崖之前,夜风飒飒,拂起她长长衣襟和一头秀发,如暗夜的精灵。
她面向崖前平原盘坐,左手拇指与中指相搭,手心朝天,放在胸前。再咬破右手食指,以拇指扣住中指和无名指,小指略弯,就那么凌空地向着虚空中画去。每画完一笔,小指弹出,再弯回时食指上又是鲜红的血液涌出,接着再画下一笔。
夜色浓重,那些血液所成的笔划却奇异地闪着暗红的光,并不坠下,而是停留在虚空之中。那女子一笔一笔地画去,越来越慢,每一笔似乎都要耗去全身的力气,她的额上开始渗出了晶莹的汗珠,脊背却挺得笔直,在夜风中一动不动。
虚空里的血图已经初具雏形,如一条张眉怒目,凶猛无比的龙,翔于九天。龙形极为简单,却也极为传神,转折之势,灵动矫健。更为诡异的是,如果此时有人望向崖下的沃野,女子每划出的一笔都正好落在那条奔腾的大江之上,大江蜿蜒之势恰是虚空中的龙形。
最后一笔下去,翔龙已经画完。此时女子身上的衣衫尽湿,苍白的脸上一点血色都没有。旁边那男子默默地看着,眼里毫不掩饰的焦虑和心痛,但他知道,这龙形画一旦开始,便再也停止不得。
稍停了半刻,女子再一次缓缓地弹出右手小指,这一次,食指上只微微地渗出血珠。那女子似乎早有准备,胸前的左手倏忽翻下,划了一个小圈,重重地击上左胸。一口鲜血猛地从女子口中喷出,她用右手飞快地一挽,以心血飞速地在龙形的四爪处点了四个点,这血色更暗,却红得如同宝石。
女子收回右手,竖起食指捏了一个诀。她以左手托住右手放在胸前,闭目不动,身子仍昂然挺立。那鲜血画成的龙形图在虚空中逐渐淡去,而如红宝石一般的四颗血点却越来越亮,越来越大,忽然,四点光芒从血点中射出,投向崖下的大江。
由远及近,大江两岸如被血芒点着了四个火堆,熊熊燃烧一般,越燃越烈。随着火堆的燃烧,盘坐的女子面色更加苍白,身子竟摇摇如坠。
突然,火焰一闪而没,电光火石之间,四条红芒倒卷而回。旁边的那男子迅速持一物往上一兜,血光隐去无踪。来不及揣入袖中,男子把那物往身后一抛,一个箭步冲上前,正好抱住了将要往崖下倒去的女子。
数天之后。百里之外。一座繁华的都城。
城依山形,沿古道成新月形分布,河流众多,从城外城内蜿蜒而过,水流清澈。
城南,两条穿城而过的小河汇在一起,店铺极多,除了日常的用品和食物,还有远行而来的一条条商船,船上或是满载的盐包,或是如小山般的漆器,更有讲究的座船,一匹匹的丝绸锦缎正从跳板上搬运上去。街市繁华,人声鼎沸。
稍往北去,商贾店铺略少,道旁多是一座座两层的木楼或是竹楼,以桩木为基础,打入地下,其上架设梁木,用以承托二层的楼面。这些小楼一般都在水边,部分桩木直接架于河水近岸,前门临街,后厅则凌驾于水面之上。从楼里隐隐传出丝竹之声,有十数家更是在屋外水上高高地挑出面面青旗来。
在其中一座颇为雅致的小楼之上,碧青的竹帘正遮挡着秋日的夕照,两名男子席地而坐,席上有几,几上数盘鲜果。两名男子中,年长者白面长须,玉冠黑衫,前襟下摆处却以白灰红三色丝线绣出一幅雪竹图来,雪下的竹茎上还有斑斑血痕,似是斑竹。年轻者正好相反,一身素白,几个龙飞凤舞一般的墨字,似要挣衣而出。
那名年轻男子手里持着一支发黄的竹筒,一边往年长者的杯内斟酒,一边含笑道,“西叔子,此乃郫城名酒,郫筒酒。于渊知叔子雅量,此酒清而厚味,冽而回暖,实是奇酒。”
一条青线从竹筒里泻入杯中,屋里满溢着如林的清香。
那被称为“西叔子”的年长男子举杯饮净,动容颔首道,“蜀中多名酒,此言实不我欺。”
于渊再替他满上,“于渊还备了几种酒浆请叔子品评。酒再好,也需解酒意者。名酒于我等愚鲁,无异明珠投暗。”
西叔子道,“渊儿不必过谦。我未到蜀地,已近十年,此次大人差我前来,非是品酒赏花,乃是另有要事。”
于渊肃然,垂手恭听。西叔子道,“渊儿你承大人之命,已在蜀都经营多年,如今王上欲征蜀地,不知渊儿有何建议?”
于渊并不惊讶,此事早在意料之中。他坦然道:“于渊受大人厚恩,无以为报,当效死命。数年来,于渊无日不忘大人叮咛,在蜀王王廷忍辱负重,被那贼王委以重任。本来于渊数次可报父仇,但报仇之后便无法报恩,忠孝难以两全,于渊取忠而舍孝矣。”
“依于渊陋见,贼王若死,蜀地反而难得,不如留其狗命,以图其土。然蜀地之难,在于路途艰险。仅水路勉强可通,仍需穿越峡谷急流,商船多用纤夫,但人力难胜天威,死伤颇重。而兵船庞大,更是无法逆流而上。于渊以为,不宜图水路。”
西叔子捋须微笑不语。
于渊再道,“蜀之北乃秦岭,岭高万仞,无路可通。然一旦路通,兵士可源源而来。蜀人故步而封,夜郎自大,自恃秦岭天险,从不于北地设防。一旦大人由北路而下,当可轻取蜀都,并吞巴蜀。”
西叔子拍案叫好,“大人果未看错渊儿,渊儿灼见,竟与大人相同。只是,路将安出?”
于渊正要回答,前厅门前有人低唤。于渊微微皱眉,西叔子却不以为意,“去吧,应是荷花寻你。”于渊苦笑道,“荷花向来体弱,不免多事,还求叔子见谅。”他起身恭恭敬敬地施礼,退出房间。
到了屋外,于渊面上的恭敬神色变回漠然。台下一黑衣人恭恭敬敬地禀道,“禀季子,玄暗求见。”
这于渊竟然便是前日草堂里的那个“季子”!
“终于出关了?也好,这几日我正走不开。让他先到草堂候着吧。”
想了想,于渊叫住正要离开的黑衣人,“凌天,还是我去他那里。你请夫人陪西叔子叙叙,就道我被夫人差去配药了。”
凌天诺然,于渊先入屋去向西叔子告了罪,再出门向东而去。
玄暗正在屋内等候凌天。他并不矮,但体形太魁梧,个头便显不出来。一张极其平凡的脸,走入人群中便再找寻不着。但他周身却散发着奇怪的气息,就像一个人在深夜遇鬼时什么都看不见,却能感觉到浑身发凉,腿肚子抽筋。
玄暗没想到来的是于渊,倒身便拜。于渊极其温和地把他扶了起来,打量一下道,“玄暗,你还没大好,还是再休息几天罢。”
玄暗顿首道,“多劳季子挂心。玄暗得以痊可,全赖季子所赐仙果。那孽龙害玄暗有负季子重托,此仇不报,玄暗再不为人。”
于渊叹道,“是我考虑不周,本以为龙王仅是村里愚夫蠢妇捏造,未曾想真有此事且正当其时,玄暗势单力孤,又事出未料,非是玄暗之错。”
“孽龙无耻,竟然偷袭。玄暗本不想节外生枝,那物非要多管闲事,若是让玄暗与他真刀真枪正面而战,小小水族决不是玄暗的对手。”玄暗的眼里射出恨恨的寒芒,颇不服气地说,“求季子恩准玄暗报仇,此次定为季子取回《关尹子》九篇。”
“不急不急,《关尹子》不过传说,是否真有还不见得。玄暗乃西南名将,不值得为此一传说与龙王相争。”
玄暗猛地跪下,额头触地,大声道,“玄暗不杀那孽龙,誓不再化身为人。”
于渊无奈地叹了口气,“玄暗真的不再考虑一下?你并不知晓,西叔子已抵成都,数日后将折返咸阳。我本想请玄暗随身保护,至于《关尹子》和那孽龙,可待玄暗回来之后再说。”
玄暗叩首不语。
于渊只好不再坚持,“既然如此,玄暗需带多少人手?”
“只玄暗一人即可,玄暗离去前,曾拼着百年修行血化万千,”玄暗一脸的狠毒,“季子放心,若那尹家真有《关尹子》,一定不会受血化万千影响,但其家眷朋友却决无可能幸免,到时玄暗以其家人相要挟,尹家想不交出《关尹子》都不行。”
于渊沉吟片刻后道,“让凌天助你吧,玄暗只需着意于那条孽龙,其余琐事交给凌天即可。”
玄暗轰然应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