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 ...
-
不能怪林氏势利眼,紧着主人的嫡女而不管庶子。须知韦氏自入东宫伊始便深得李显喜爱,时日一久,他身边除了她,旧时跟着他的女人一个个因各种原因消失,这其中包括李重福与李重俊的生母郑氏与曲氏。
韦氏从不待见庶子女,并溢于言表,这虽与当时大唐嫡庶差别的风气相关,但也与李显的纵容分不开。
韦氏虽然没有辱骂呵斥李重福与李重俊兄弟,但总是冷着脸,刨去嫡庶间的天然鸿沟,二人对韦氏这个嫡母的冷颜很是畏惧。
对自己的儿女,韦氏是慈母,对庶子女,她是威严的嫡母。所以,当她进屋来看到滚在一起的兄弟二人,沉下脸来冷声道:“尔等系庐陵王之子,记得自己的身份。”
年幼的兄弟二人根本听不懂韦氏话语中的意思,但下意识的抖了抖小身体,急急忙忙站起身,低着头跪在韦氏面前。
冰冷的语调显露出韦氏的蔑视与不满,但她还不至于对这两个庶子痛下杀手,这两个孩子她留着还能对外彰显她的大度与仁慈。
韦氏不语多废话,她瞥了战战兢兢的兄弟一眼,也没让他们起身,反而转身去同李重润温声嘱咐。这前后的冰火两重天着实令人瞠目结舌,然而在场的人已经习惯了她瞬时判若两人的举止。
还只会翻身的李裹儿呆呆地望了韦氏一会儿,然后扭着小屁股翻过身,像一只离开了水的鱼儿,吐着泡泡,四肢不断划拉。见到小女儿的可爱形状,韦氏沉郁的心情舒缓了许多,面上也带上了发自心底的微笑。
自从被废后,李显惊慌失措,生怕自己一个不注意就去见高宗(李治)、孝敬皇帝(李弘)与雍王(李贤),虽说他与自己的父兄感情很好,也同韦氏说过自尽的话,但到底他还没有去见他们的勇气。
啊~~~噗~~~噗~~~
李裹儿一直在吐泡泡,韦氏抱起她晃了两晃。忽然,一阵湿热感传到手上,韦氏抬眼就看到笑得很无齿的小女儿。
食指点了点李裹儿的额头,韦氏无奈地将孩子递给杨孙氏,她自己也要去换一身衣裳。杨孙氏小心地抱着李裹儿,待韦氏出了门口才开始换尿布。
韦氏回到自己卧室里,随行的女婢立即打开装着自己衣物的箱子,她纤细却微微泛黄的手指轻轻拂过衣裳上的刺绣。
自被废后,一家大小的违制物品全被收缴,这些衣物是韦氏当王妃时的穿戴,登上皇后宝座后,因为事情繁多,所以还未来得及被处理,不料却因此才能在被幽禁后不缺衣袜,想来真是讽刺。
如今这情况多想无益,韦氏也只能按捺下心中的忿忿不平。在女婢的服侍下,韦氏换了一身衣群,接着处理内务。
按当今天下人的认知而言,韦氏出身不够高贵,能成为皇太子继妃已是祖坟冒青烟。她最恨别人拿她身份说事,所以才会一力撺掇李显追封她的父祖辈为王,而这也成为李显被废的导火索。
李显不因为自己被废而埋怨韦氏,反而多有自责,对此韦氏很感激,二人也算是患难见真情的夫妇之一了。
未时二刻(下午两点左右),李显与韦氏坐在一起吃晚饭,李显见韦氏换了一身衣裳便随口问了一句。
听了韦氏的解释,李显拍膝大声笑道:“咱们裹儿有水淹七军之势。”
虽然识字,但韦氏于诗词歌赋灵性全无,经史子集一窍不通,不明白李显在说什么。知道自家婆娘的文化素养如何,李显自然很有眼色地开始解释《三国志》中的记载。
韦氏听不出这其中有什么可乐之处,但看到丈夫难得开怀,便也跟着笑开了。李显心中一动,伸手握住坐在一旁的韦氏的手。
另一厢,吐完泡泡、换了身衣裳,喝完奶的李裹儿睡的正香。闹了半晌的胞姐李仙蕙也累了,姐妹二人并排躺着,渐渐地,她的眼睑也在一下有以下的轻拍中慢慢阖上。
妹妹们睡下了,李重润领着两个弟弟回小院里。韦氏在的时候,俩小的一直跪着,直到韦氏走了也没让他们起来,是李重润做主让他们起身。
这事儿以前也发生过几次,俩小的脑中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概念,当父母不在或者没有发话的时候,他们应该听长兄的话,虽然这长兄不过垂髫之年。
这时候的小儿是不束发的,头发垂散。一路上营养不能得到补充,孩子们的头发都有些微微的黄褐色,即便是尚被哺育的李裹儿也一般无二。
杨孙氏营养跟不上,乳汁分泌不够两个孩子喝,所以韦氏只能让稍大一些的女儿李仙蕙断奶。喝着饭汤糊糊,李仙蕙撅着嘴猛盯自己的妹妹。
似乎感觉到了那道觊觎的目光,李裹儿整个头埋进杨孙氏的怀中,两只小手捉的紧紧地,以至于杨孙氏敞开的衣襟几乎不留空隙。
见了她这护食的动静,韦氏瞬间展颜。不一会儿,李裹儿吃饱了,打了个哈欠,韦氏见稍另一个女儿也喝完了饭汤糊糊,她才下令让奴婢们去膳房吃。
从来都是主人吃完了,奴仆才能开始动筷子。而且奴仆不能与主人同室同桌用膳,他们不是在长廊下,便是在膳房里。
晚膳基本在未时末吃完,仆从的会晚一些,但吃完晚膳时天基本还亮堂着,这时候李显就会领着儿子们走两圈,顺便教导一些浅显的知识。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仄,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李重润三兄弟跟着李显念《千字文》,通篇下来,李重润的跟读极顺畅,而李重福、李重俊两兄弟因为年岁的缘故,有些磕磕巴巴,囫囵不清。
李显是个耐心很好的父亲,也是个宽厚包容的父亲。虽然在对待庶子女上不如嫡出子女般用心,但这是这个时代男人的通病,他并非唯一。
因为是庶子,所以李显对他们的期望不如嫡子高,要求也不如嫡子般严格。虽然还很年幼,但经历了许多的李重润似乎一隐约感受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也加倍努力。
李重润的努力,李显与韦氏夫妇二人看在眼里,除了感慨儿子懂事外,更多的是心疼他被迫成长,所以嫡庶子之间的待遇差距愈大。
只知道吃饭、睡觉、吐泡泡的李裹儿不知道父母的忧虑,也不明白兄长们的心情,她正卯足了劲儿护食,不肯让胞姐碰上一碰。
时间缓缓流逝,大人在慢慢变来,而小孩子则一天天长大。韦氏很快就发现一个问题,大人还好说,但小孩子的衣服已经穿不了了。
察觉到这个问题,韦氏打开库房,翻出里面的布匹,那些都是贡布,她有些不舍,所以遣女婢去集市上买次一些的布料。
五个孩子中,韦氏只给长子用上好的贡布做了一套,其余的子女平日里不见外人,用不着这些好东西。
虽说是次一些的面料,但是比起寻常百姓家,已经是极好的了。长子与两个女儿平日里的衣物便是用这些料子,而两个庶子用的面料比起女儿来又次一等,底下奴婢们的衣料以此类推。
李重润早早就明白今时不比往日,亦不再追求华服美食,少有的那一二件昂贵的衣袍都留着重要的时刻穿戴。所以他虽穿的比庶弟们好上一些,但也不会太惹人嫉妒。
譬如《礼记内则》有言,男女七岁不同席,但自古以来民风开放,特别是隋唐二朝承胡血,疏阔旷达,并不严苛计较,遵守的同时,给予了较宽泛的空间。例如女子十年不出,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却是遵守的,然而在时间上会因实际情况有一些小变动。
一家兄妹,况且年岁还小,所以每日聚在一起玩闹也是有的。李仙蕙刚学会走路不久,正是喜欢到处乱窜的时候,而且被韦氏宠爱着,脾气可不小。
李裹儿还没成长起来,开始牙牙学语的的李仙蕙可是这庐陵王内院的一霸,长兄宠着她,两个庶兄恨不得见了她能即时绕路走。
天高皇帝远,在房陵这地界儿,论身份尊贵,还能有人贵过李显?虽然他的属僚中也有奉命见识的人存在,但那些人还不会闲极而去监视幼童。
远在房州,李显耳目闭塞,消息远远不够及时。直到制使踏入房州地界,将要抵达房陵,李显才知道自己的母亲派人来了。
寻常人家的孩子听到自己母亲的使者抵达,虽不说欢呼雀跃,但至少还是欢喜的。然而李显却是个例外,自从被废后,他惧怕听到任何关于自家母亲遣使者来的消息,因为每次带来的都是责骂与惩罚。
韦氏再三安慰,又言明会一直相伴左右,不会有片刻离开,李显方壮起一丝胆气。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李显与韦氏的第二女,曾经的永寿郡主、永寿公主,后来的永寿县主薨逝。
武则天特意派制使到房州考察李显动静,赏赐一些布匹、器皿,再责骂一番。顺便将孙女辞世的消息告诉这个不得她心的儿子。
这一次李显的惧怕完全被女儿的死讯掩盖了,虽然永寿不是他的第一个女儿,也不是他与韦氏所出的第一个孩子,但到底是他的嫡亲女儿。突闻女儿风华正茂中早夭,这如何能不让他伤怀?
寻常时候,李显伤心、恐惧时都有韦氏劝解,但此刻韦氏也沉浸在自己的此女早亡的悲伤中,无暇顾及他此刻的悲伤。
过了数日,李显依旧在哀叹,韦氏盘膝坐在坐席上,心情也十分的低落,但看到闷闷不乐的丈夫,她只能对李显说:“三郎,现今你是庐陵王,五娘作为县主过身,圣人不会为难一个已死之人。六娘和七娘还小……三郎你要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