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格格不入 ...
-
在四川老家,我是一个从小体弱多病的男孩子,我每天都会因为挎着一个根本不算重的书包累得满头大汗,然后回家体力不支倒头就睡。
家里只有一个花白头发的老太婆,那是我的奶奶。因为受着当时根深蒂固老文化的影响,所以我算得上胡家主要的男丁,这点决定了奶奶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
那年头我除了身体素质差以外,其他都挺好的。譬如我在家可以帮助奶奶洗碗,去到很远的山坡背回一捆很大很大的柴火。我对大没有什么概念,只知道背回家的柴火都像一座‘山’。
这一点,是有证据的。记得每次在路上碰到的唠唠叨叨的李大婶,她都会经常竖起大拇指,然后在我歇息的时候,大步走上前来,往我身上重重一拍,露出一口恶臭黄斑的牙齿,笑着说:“胡娃子,你一天比你那周大伯强多了。背回家的柴都比山还大!”
后来,这便成为我胡糊涂在小学四年级以来最引以为豪的事情。奶奶逢人便会夸我能干,说我背柴是多么多么的有出息。
自然。这也是我作为小男人以来最兴奋的事情!
直到五年级下学期,老妈老爸突然一个急刹车,强烈要求我去北京。
临走的时候,奶奶抹着眼泪,掉着鼻涕,一把一把擦在那件被她洗得不成样子的蓝布衣上,上面很湿润的地方,是一块极不相称的补丁。
那个冬天,我远离了故乡。
那个冬天,我来到了北京。
一下火车,刺骨的冷风呼呼地从我的领口袖口灌进来,我赶紧缩紧了脖子,看了看四周璀璨夺目的街道,才一时觉得万家灯火的情景也不过如此而已!
在那里,北京一个不起眼的地方,我们安了家。
老家都是土房,所以第一次看到北京的砖房。原本心里还有点激动。
可是真就看见,才知根本不能与老家的房子相提并论。
老家四面通风,房子空间大,空气清新,有山有水。而这里只有十平方的空间。一个将是我从来没预料却必须努力闻着它的气息走下去的地方! 然后我在这里开始了学习。
高收费的私人学校。当然,我是从外地转去的学生,很多东西都不如他们学得快。就像一本歪歪扭扭的课本,上面横七竖八地躺着几个英文字母,然后老师在讲台上,挥着粉笔唰唰唰地写下几个字。然后我在飘起来的尘土飞扬中,恍然明白,摆着我桌子上的东东,它的名字叫英语。
是的,还可以叫它外文。只有我叫它怪文。从来没有碰过这类东西的我,只能以怪字结束我对它永无止境的猜测和怀疑。
于是乎,在后来的岁月里,我咬着牙齿与它恶战。最后看着讲台上口沫横飞的英语老师,应声倒地。
城里的孩子,尤其是北京的孩子,尤喜欢用着带有京腔味儿的普通话对我说:“胡糊涂,你弱爆了!”
不过,这只是男生。对于那些数学一窍不通的女生来说,总会勾肩搭背地盯着我,在适当的时候来一句最无聊的问候:“胡糊涂,你的智商和你的名字很不搭!”
我唯一苟延残喘的自我安慰法是:“没关系,胡糊涂,她们是嫉妒你头脑好!”
后来,数学老师将我放进了他精心打造的“天才队”,天才队里有女生,也有男生。不过只仅仅局限于数学这一门学科,因为我胡糊涂就是这样被选中的,他们说是‘破格录取’。而我不在乎,管老铁怎么想,总而言之,他出题,我就做,不会的搁一边儿,等到他回来再进行滔滔不绝的讲解,或者结果再坏点,直接把我打入‘十八层地狱’,再无机会进入‘天才队’。
反正我不是天才,我乐得自在,一身轻松!
或许乡村里的孩子都会有一种无法跟上时代脚步的无奈,就像是我胡糊涂,微机课上,那些班上的城市哥们敲着键盘行云流水,而我缩着脖子做胆小乌龟。时不时男同袍会狡黠地一笑,继续他们那达到巅峰的游戏战争,时不时女同学们纤玉白指,在空间写着不为人知的小小心事。
一个宽敞明丽的角落,大概只有我一个人。四川亲切的方言碰上带着京味地普通话,笑料百出;所以在北京初次上学的那段时光里,我感到了城市与农村接受新事物之间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