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乌鲁瓦希地面战 ...
-
干达尔星系位于帝国和同盟直接接壤的边境,也就是伊谢尔伦回廊的出口地带,星系内有乌鲁瓦希、普鲁拉伐斯两颗主要行星。其中乌鲁瓦希的大气成分与人类母星——地球十分接近,虽然因为水源稀少,使得地表呈现半沙漠化状态,而气候又较为寒冷,然而却拥有非常丰富的天然资源,其中以稀有金属最为突出。
在人类社会分裂成两部分的两百多年来,这个星系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始终处于未开发状态,但也因此得以免遭战火蹂躏,保持着纯洁的原始面貌。
就像米达麦亚估计的那样,鲁道尔斯塔德中将最后的目的是干达尔的乌鲁瓦希。
宇宙舰队很快便掌握了航路开阔的干达尔的基本情况,中将来此是为了对乌鲁瓦希地表情况进行探查,按照他向兰多夫斯卡上将提供并被批准的计划书,帝国军将在此行星上建立临时军用设施,前期计划是不驻留大量舰队,仅仅作为侦查基地加以利用,并保证基地具备向永久性补给站点改建的可能。
也就是说,鲁道尔斯塔德中将的构想中,是要像开发卡普契兰卡一样对乌鲁瓦希加以建设。
在那个时期,同盟和帝国之间的大小会战,平均每年都要有两到三次,并且双方都具备野心,并没有把战场局限于回廊狭窄的地带之内。不过谨慎的同盟军防御的前哨战是比干达尔还要靠近内地的迪亚马特,因此鲁道尔斯塔德中将想要对资源丰富的干达尔星系加以利用也是积极进取的表现——“如果能够开发干达尔,那么未来对同盟的军事行动将有伊谢尔伦以外的中继站,关键是补给能力和补给线长度也将得到大幅度优化。”中将是这么构思的。
不过,就在他麾下八千艘舰艇在乌鲁瓦希北极冰冠部分着陆,并开始地上设施的构筑的几天内,粗心大意的帝国军始终未能察觉近在咫尺的敌人……这个失误导致了后来爆发的混乱局面,以及鲁道尔斯塔德的最终功败垂成。
实际上,就在鲁道尔斯塔德构思着如何利用干达尔星系的同时,同盟一方的用兵家也没有任凭时光虚度,并且他们的想法更为简单直接。
在新任国防本部长率领下的同盟军政部门,从来没有放弃过攻占伊谢尔伦的计划,然而在经历四次失败,徒然损耗了大量人力物力之后,军事上的首脑们不得不考虑改变思路。
就伊谢尔伦的用途来说,既是防御要塞,又是帝国向同盟进攻的军事中转站,就后一个意义而言,如果同盟军能够设法封锁回廊入口,那么狭窄的地形一样会成为限制帝国军发挥战力的要素,从而使得同盟在防御上取得主动权。之所以在之前的数百年中没有按照这个计划行事,首先自然是因为帝国军的干扰;其次是因为凡弗立特式的星区的存在不利于军事建设;第三,也就是最主要的原因,是宇宙战争和基于二维作战构想上的地面战不同,同盟无法支付足以实现这个“封锁伊谢尔伦回廊”的构想的兵力。
那么,退一步讲,能够把防御线推前也好,至少在新的一轮要塞攻略战开始之前,要尽可能寻找压制回廊内帝国军的方法。
=======================================
在抵达乌鲁瓦希的最初,原本还有一千余艘战舰停留在卫星轨道之上,没有降落地面。在此期间通讯兵曾经数次向上级报告星际通讯异常,但是这个消息并没有受到重视。唯有一名军衔准将的将官派出了舰船前去检查位于干达尔和伊谢尔伦之间的通信中继站,不过后来他也没有继续关注这件事情。
覆盖地表的冰层被用□□融化,覆盖上液态金属被膜后作为大舰队临时停泊的港口,随着整顿工作逐渐推进,八千余艘舰船全部降落在乌鲁瓦希的北极部分。
这时候,在初具雏形的单元式结构地表建筑内,还可不住听到非战斗人员的抱怨声,主要是来自通讯兵和工程兵。
从战舰参孙打开的舷梯上走下,抱着一沓纸质文件向临时的司令部走去,现在身份是分舰队司令官阁僚的奥斯卡.冯.罗严塔尔,在路过通讯室的时候,恰好看到了相应的一幕。
像坏掉的早期平面电视一样撕拉撕拉地泛起雪花般的闪光,投影屏幕上始终一片空白,下方的通讯员泄气似的不住摇晃着调频操纵杆。这个场面不禁令罗严塔尔停下了脚步。
通讯室当中的人正在互相抱怨着,怀疑自己是陷入了所谓的“宇宙百慕大”地带,也就是星域中不明原因的通讯失灵地带。金银妖瞳的青年调动着记忆库当中的线索,过往舰船在干达尔通行的经历也有数次,但是他回忆不起来有这种恶劣情况的历史。
会不会是跌进了敌方的陷阱?
那一瞬间少校如此思考着,干达尔星域的恒星活动仍在活跃期,比乌鲁瓦希公转轴短的普鲁拉伐斯和干达尔的太阳之间存在死角,如果同盟军队在那里隐藏舰队,干扰星际通讯并且伺机袭击驻留乌鲁瓦希的帝国舰队的话,己方就将陷入完全不利的局面。
不过,要把握这种万里无一的偶然战机,同盟的军事统帅非得超越人智,拥有全知全能的神的预测能力才行。当然,战争中还是有一种存在,有时候可以起到神一样操纵战局的作用的……这种存在的名字就是情报,而其代言人就是间谍。
以一贯精密周至的思维方式做出了这样一番假想,罗严塔尔不禁沉吟了片刻。这番推断缺乏更多根据,从而使得他考虑着自己是不是有过虑的倾向,不过少校还是快步走向司令部,决定建议自己的上司至少在乌鲁瓦希的卫星轨道上保留一部分舰队,虽然看来有蛇足之嫌,却无疑可以确保己方对临时基地上方宙域的控制权。
与此同时,可怜的二等通讯兵华伦施泰因正枯坐在通讯室中,聆听前辈喋喋不休的分析和抱怨。就在他的大脑对这些讯息表示明确拒绝,整个人陷入昏昏欲睡的状态之时,天际爆发的闪光骤然充斥了他整个视野。
==================================================
遭受袭击的时候,米达麦亚还并未离开舰队所在。他代替长官鲁道尔斯塔德留在旗舰参孙上,监督着整个舰队的陆战部队由临时宇宙港向外转移。
首先是突然出现在雷达显示屏上的密集光点,显示着有同等规模的舰队出现在乌鲁瓦希之上的宙域。同盟军的舰队依靠非常规的大气圈内飞行避过了帝国军的索敌系统,在飞速跃升至宇宙空间的同时以密集的火力为战斗揭开了序幕。雨点一样倾泻下来的炮弹砸在初具雏形的帝国军基地上,溅起金属和冰屑混合的水花。来不及进入防御工事的士兵,在那一瞬间化为这场火焰的豪雨中血肉的点缀者不计其数。
参孙的舰长,年届四十的瓦鲁西安上校大吃一惊,这名中年军人一面指挥着舰载士兵尽可能有秩序地返回岗位,一边下令联络司令官请求指示。这时候各个战舰发来旗舰的求救充斥着参孙的通讯回路,令两名通讯兵手足无措。
太慢了!
见此情景,米达麦亚不禁皱起了眉头,在心中批判着。战争原本就是错误和错误的交锋,偶然和偶然的较量,而绝非计算精密的棋盘游戏,缺乏权变能力的军人,就是给他一本真理之书,只怕也难逃失败的命运。
不过,对他来说,虽有这样的见识,却缺乏对等的权限,青年只好暂时谨守本分,安静地伫立在舰桥的一角,直到舰长下达了一条他无论如何不能坐视的命令……
“上校!”
面对下令参孙起飞与敌舰交火的舰长,米达麦亚不得不开口阻止道:“看目前的情况,敌人已经从天顶方向封锁了外围宙域,请暂时避战!”
面对这种情况,如果瓦鲁西安是个刚愎自用的男子,那么无疑会将大家一同拖入灭亡的命运,不过事实却恰好相反,上校是一名出身平民,性情平和又稍嫌软弱的人物,这在此时倒成了值得庆幸的地方。
“那么应该怎么办?”
面对比自己年长十余岁,军衔高两级的人冲口而出的求救之言,米达麦亚不禁苦笑起来,不过那种表情只持续了一刹那,青年仿佛有着十足把握似的以刚劲的表情要求舰长允许他接通参孙指挥席上的通讯机。
事实上,并非鲁道尔斯塔德反应不够敏捷,而是厄运的触手在此时缠住了他的脚踵,从对空飞弹交织成的防护网中漏下来的炮火击破了司令部的门户,使得中将身负重伤。被焦黑的血迹和烟尘包围的房间当中,表情慌张、满身擦伤地跑出来的是鲁道尔斯塔德的后方勤务参谋,这名男子茫然地在回廊中伫立了片刻,才想起大声地呼唤军医。
身手敏捷地卧倒在墙角,躲过了大地为之颤抖的几分钟,罗严塔尔在凄厉地鸣响着的警报声中站起身来,好整以暇地掠了掠凌乱的头发,那一刻他异色的双眸闪烁着某种深邃的光芒。
在这种混乱的氛围中,处境最为麻烦的便是刚才还处于忙碌的工作状态的后勤人员。原本在设施中四下穿梭的工兵和通讯兵们此刻被骂骂咧咧的战斗员们粗鲁地推搡着,一时不知如何自处。在响成一片的怒骂声中,偶尔还会有一些还算厚道的提醒。
“去穿装甲服!碍手碍脚的家伙,你们也要作战啊!”
事实上也是如此,局势到了如此地步,战场上是没有“非战斗人员”这个名词的……
面部表情一片茫然的华伦施泰因,只是呆然地站立在司令部通讯室的门前。他连装甲服应该在哪里领取也不晓得,本来打算紧随别人一起逃离的青年,可能是对未知环境的恐惧,也可能是潜意识中仍有对职责的坚守,不知为何,没有离开岗位。
就在他大脑一篇空白地听着凌乱脚步,望着来往士兵的时候,忽然有一个和环境完全不合的声音逆流而上,闯入了他的世界。
“你是简.格斯塔夫.冯.华伦施泰因,二等通讯兵,没错吧?”
被人报出了名字,青年却张口结舌,一句话也回答不出来。出现在他视野中的,是一名有着修长身材和冷淡的美貌的英俊军官,望着对方那对眼色不同的眼睛,他有一瞬间疑心自己出现了狂乱的幻觉。
“没有擅离职守,很出色。回到你的岗位上去,帮我接通伊谢尔伦要塞的通讯。”
男子以优雅的动作拂拭着黑与银的军装上沾染的灰尘,宛如大提琴一般醇厚低沉的声音再度震动着士兵的鼓膜。
“报告长官!恒星间通讯尚未恢复,无法联络伊谢尔伦!”
好不容易拾回了声带的机能,华伦施泰因如此机械地回答道,那时候他被这名年纪仅仅与自己相仿的男子身上那种典雅冷峻的气质震撼着,不由得稍微减轻了一些不安的感觉。
“会恢复的,最多一小时之内……不,现在就可以。”
罗严塔尔笃定地作此断言。
这时候残损的司令部其余人物正分别忙碌,身体嵌入数枚弹片、腿部骨折的首席作战参谋躺在医疗室内,一面指挥对空防御,一面在内心进行着激烈的斗争。
他已经下达了向伊谢尔伦发送求救信号并放出侦查艇联络的命令,然而长久之计又如何呢?是要固守等待援军?还是集中力量突破脱离?上校的心中,不住地挣扎着,他感到在他身边发生的流血冲突已经夺去了他的判断力。
星际通讯接通的一刹那,华伦施泰因睁大了眼睛,那一瞬间他几乎要把罗严塔尔视为神迹来对待了,不过少校只是极为镇定地向出现在屏幕上的总司令官行了军礼,并且开始了他的汇报。
如果就此夸奖罗严塔尔惊人的洞察力,那么这名少校一定会报以冷笑而非感谢之意。他并不是像同盟的魔术师一般的温和男子,相反地一贯对缺乏才能者抱有近乎恶意的讥嘲。
============================================
“各分舰队注意,对于此次敌袭事件,总司令部已在之前有所了解,现在由我传达司令官阁下的作战指示,请诸位倾力配合,以期击败敌军,建立武勋……”
这么大言不惭的说话,米达麦亚在内心不由得暗暗咋舌,不过青年爽快的面容上并未将这种情绪泄露出来,相反地他连一份纲要也不必整理,便毫不客气地下达了一连串指示。
若在平时,察觉他所说的乃是弥天大谎的人必定不在少数,不过此刻终于松了一口气的军人们,不自觉地按捺下了自己的怀疑之心。
按照米达麦亚的布置,全数八千艘的舰艇并未升空,而是在水面上艰难地做着扩散,仿佛笨拙地躲避着炮火。与此同时,全部宇宙母舰之中的大气圈内作战部队均已整装完毕,暗暗地等待着恰当的时机。
对于银河时代的战争而言,由于时空概念的焕然一新,整个作战体系与以前也有所不同。宇宙战舰本身的机能并不是为了行星大气圈内战斗而准备的,要做登陆战,必须具备的乃是登陆艇以及相应的轻型作战舰艇。
对于同盟军而言,最理想的状况是从天顶压制帝国军的舰队,来最有效率地杀伤敌人。然而帝国军舰队完全没有挺身与之交战的欲望,因而战况一时便陷入了对空炮火和对地炮火无休止的胶着之中。
米达麦亚的设想,是要在同盟军降下登陆艇,长程火力暂时渐弱的时候,在双方的距离接近临界状态的情况下集中对空炮火打击敌方的右翼,然后一举进入白刃战。这样,无论多么短暂,也可以暂时撕破敌方的空中封锁,一旦己方战舰获得升空机会,便能够对等地与敌方展开争夺,从而扭转不利局势。
如此敏捷周至的应变能力,以及运使手中兵力的本领,不仅在当下可称杰出,在后世的史书当中,身为元帅而退役的米达麦亚也留下了“疾风之狼”、“银河中速度最快的用兵家”的美名。和罗严塔尔攻守兼备的柔韧性不同,在后世曾经有人如此感慨米达麦亚用兵的“韧性”:
“只要一毫米的空隙,这名男子便有能力让攻击和防御两者角色彻底颠倒。敌方甚至需要花费一番功夫才能确认,己方由进攻陷入防守是不是有一个临界点……”
不过,那个时候米达麦亚也只是基于一个战术家的角度来决定战法的,不过,在巧合之下,他却为自己的友人,也就是罗严塔尔的大胆判断提供了确定的支持……
=====================================================
窗外白炽的火光频频闪动,铀飞弹和光束炮在空气中拖曳出耀眼的轨迹。有着暗棕发色的青年看着被切断的通讯,面容上不由得流露出一丝冷肃的痛切之色。
华伦施泰因站在一旁,他不知道要如何安慰面前的军官才好——或许那人根本就不需要安慰,不过,在这短短的时间内青年已经成为了自己同龄人的信奉者,他不禁为对方的建议不被舰队司令官采纳而感到伤心。
罗严塔尔的构想,在事后被证明是完全正确的。这种拒绝了正确的建议而选取了错误的方略,因而招致失败的例子在战争史上屡见不鲜,引来后世人无数的憾叹。当然,也有人批评那种历史的“假如”论不负责任,因为提建议的人只需要动嘴,决策者却必须为自己的选择背负责任。
不过,不管是罗严塔尔,还是米达麦亚,都绝非不敢承担责任的男子。就像现今,金银妖瞳的少校也并不打算将自己的命运寄托在要塞中的司令官的手上。
对于这次行星范围的会战,罗严塔尔的看法如下:
第一,同盟军之所以能在最恰当的时机以足够兵力展开行动,其原因绝非偶然,而是经过精密谋划的结果。而帝国一方情报泄露的源头,尚且不得而知。
第二,同盟军的战略目的,并非通过登陆战消灭帝国舰队,或者夺取乌鲁瓦希行星。伊谢尔伦常年驻留着一万艘以上的庞大舰队,敌人该当知晓,即使将现有的部分围困于行星之上,干达尔距离要塞极近,一旦余下部分倾力来援,同盟军将被迫两线作战,势必招致败北。
第三,同盟军的最终目的,应当是以乌鲁瓦希地面战为诱饵,诱使要塞舰队援救。继而将其击破,然后或者会师压制乌鲁瓦希,或者突袭伊谢尔伦。要达成诱饵这一点,势必停止通讯干扰,以期帝国军可以尽快向伊谢尔伦求救。
第四,根据第三点推断,同盟军的主力舰队应该仍隐藏于要塞外围星域,而干达尔星系的只是诱敌部队,目的在于以少制众,牵制行星上舰队。
第五,根据以上论断,应该采取的措施是,由伊谢尔伦要塞发兵,向与干达尔相反的方向佯进,以迷惑敌人;乌鲁瓦希上舰队集中火力突破封锁;释放相应的假情报,诱使敌人突袭无舰队驻守的伊谢尔伦,从而使敌人现身于己方视野当中;回师与敌人接战,同时乌鲁瓦希舰队自背后进击,夹击将敌人消灭。
这份作战计划可谓剖析彻底,应对周密,遗憾的是并未被兰多夫斯卡上将采纳。那时候罗严塔尔双眼中闪烁着嘲讽的光芒。他明白司令官之所以没有接受这份建议,不是他缺乏考虑这个计划正确性的耐心,而是他背后有一个掣肘,在妨碍着他的行动。
这个掣肘,自然就是要塞司令官,托马克上将。这名和兰多夫斯卡彻底不和的男子,并不愿意让同僚立下战功,或许更胆小地不愿意把伊谢尔伦变成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