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濞嗐垼绻嬬拋鍧楁6閺呭鐫�,鐠囩﹤閻ц鍙�/濞夈劌鍞�]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冯大夫 ...

  •   农家的生活既紧张劳累又悠闲自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晋安越来越喜欢这种平淡而充实的生活。

      清早吃过饭后,她便随同安大娘、安珞去田中,晌午回家吃饭,下午则在家中。

      田里的农活,她已经能搭上手了,她很高兴,不再做个闲人。

      安瑛有时会一起去田里,有时在家中帮陈氏做些家务,有时会去冯大夫那里帮忙。

      晋安发现,启国民风开放,对男子的束缚并不严格,男子可以抛头露面,同女子一样外出劳作,男女之间的嫁娶也比较自由,男女若是婚后不合,可以合离,另行嫁娶,男子守寡后,也可以改嫁,这些都不是什么丢人的事,不会招人非议。

      安瑛去冯大夫那里帮忙时,晋安都会跟着。她发现安瑛竟然识字,问过才知道是冯大夫和江氏教的。

      秀水村因着村子小,人口少,村中并没有设私学,而是和邻近的阳滩村、十里铺村合着办了个私学,就设在阳滩村中。安珞小时候只读过三年私学,虽然男子可以读书,但安瑛却是一年私学都没上过,他识字都是冯大夫和冯大夫的夫郎江氏教的。

      启国的文字同繁体字大致相同,晋安跟安瑛学了不少。

      冯大夫名叫冯熙,她和夫郎江氏十三年前来到秀水村,因为喜爱这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便在村中落了户。

      她医术好,为人热情实在,又识文断字,因此很受村人的喜爱与尊重。

      只是江氏一直没有生育,却是这两人的憾事。村中有好事的就断言,冯大夫早晚会纳一房小侍,好生女育儿,哪知十来年过去,这个断言却没有成真。

      江氏因着自己没有生育的缘故,很喜欢孩子,尤其喜欢安瑛。他和冯大夫搬来秀水村的时候,安瑛才一岁多大,安瑾不过两三个月,陈氏忙不过来,江氏就经常帮着带带安瑛。

      待到安瑛稍大些,江氏便教他读书识字,教他认药草,教他一些简单的医理。

      安瑛再大些,便帮着江氏给病人取药煎药,和江氏冯大夫一起去亦山上采药草。

      据安瑛说,她们三人的名字便是冯大夫给取的。

      从见到冯大夫和江氏那一刻起,晋安便本能地觉得这两人并非普通百姓,相处一段时日,和这两人熟悉了后这种感觉更是强烈。

      冯大夫医术高明,江氏举止文雅,自然而然流露出一种高贵的气度,这些都不是普通小门小户人家会有的。

      或许这两人是隐居在秀水村的隐者吧。

      这一日,恰逢冯大夫坐诊,晋安和安瑛便去给她帮忙。

      冯大夫的家在村子最南边,离菜园很近。不大的三间砖瓦房,院子也没有围墙,只是用篱笆圈了。房前种了芭蕉,屋后垒了鸡窝,养了几只鸡。篱笆墙边上种着一丛丛花,粉的黄的开得极热闹。

      晋安和安瑛走进院子,看到屋中已经聚了不少人。

      冯大夫已经开始给病人把脉,屋中人虽多,却并不吵闹,人们都安安静静地等着。

      两人同冯大夫打过招呼,就去江氏那里帮忙抓药。

      安瑛和江氏称药分药,晋安就负责传递药方,把分好的药包起来,送到病人手中,再收药费,抽空还要给那仨人端茶倒水,倒也一刻不闲。

      江氏看她跑前跑后忙得欢实,一边分着药一边笑道:“差不多也歇歇喝口水,这样跑一日下来只怕得有十几里路了,等病人都散了,江叔给你抓一包药草,晚间你泡泡脚,去去乏。”

      晋安麻利地把药包好,用细麻绳捆紧了,递到病人手中,回头笑道:“多谢江叔,要不江叔再给阿瑾炖个药膳?上次那个粥味道就不错。”

      “呵呵,这丫头,只惦记着吃呢。”

      晋安大言不惭:“民以食为天吗!”

      “这话倒很有些道理。”

      一直忙到晌午,才看完最后一个病人。

      江氏抽空做了午饭,晋安和安瑛早就同陈氏说好,晌午便在冯大夫家吃。

      饭桌上,冯大夫便问晋安:“阿瑾,你想不想学医?或者去读书考个功名?”

      晋安闻言下巴都快掉下来,学医她从未想过,至于读书考功名,她都这个岁数了,现在再努力是不是也晚了。

      其实,她还真没认真想过以后的生活,只是觉得像现在这样挺好。日子悠闲又自在,忙绿却不紧张。

      “我看你是个聪明孩子,一辈子种田有些可惜了。”冯大夫慢条斯理道。

      晋安又汗了,不知道冯大夫从哪看出她是个聪明孩子的。可是她是个懒人啊!她胸无大志,只想平平淡淡过一辈子。

      “呃…我觉得种田也没什么不好,冯姨医术这么高,不是也在村中待了十几年?”

      “……”冯大夫一时哑口无言。

      江氏倒是笑了:“阿瑾说得对,种田也没什么不好,只要自己喜欢便是了。”

      说完笑着瞥了冯大夫一眼。

      “对了,阿瑛,八月你就要及笈了吧,想要什么,江叔送你。”

      “江叔只要来观礼就好。”

      “那如何使得,阿瑛要成年了呢,可以找婆家了。”

      “江叔…”安瑛的声调变了,脸红到耳朵根。

      “呵呵,都长大了,我和你江叔刚来时,你才这么一点儿大,阿瑾才两个多月。”冯大夫笑呵呵道。

      说完,又两眼放光盯着晋安猛瞧,突然道:“阿瑾啊,你也不小了,说说看,你想找个什么样的夫郎啊,冯姨也好留意,看哪家有你中意的。”

      晋安一口饭卡到嗓子眼,差点没把她呛死,她在心中哀号:大婶,我没得罪你啊,你怎么老盯着我不放。

      可是那三个都目光灼灼,满脸期待地看着她。

      她假装咳了一声,放下饭碗道:“我…我…我突然内急…啊…我内急…”

      飞也似地跑了。

      一个娘娘腔的男人;一个涂脂抹粉的男人;一个穿着衫裙戴着簪环的男人;一个挺着大肚子,温柔地叫她妻主的男人…

      想想她就起鸡皮疙瘩,老天呀!还是饶了她吧!

      槐花飘香,微雨轻扬。

      晋安被淅淅沥沥的雨声吵醒,起身披衣下炕,推开门一看,果然,屋外细雨淋淋。

      春雨贵如油,下了这场雨,田中庄稼长势会更好的。

      天微有些凉,晋安又加了一层单衣,洗漱后便小跑着到了堂屋中。无意中瞥见,安瑛移植过来的桃树苗又长高了一大截,或许明年真能吃上桃子呢。

      陈氏早已起来,正在做饭,安瑛正在剁野菜准备喂鸡鸭,看到晋安,陈氏道:“怎的起这么早?今日下雨,又不用去田中。”

      晋安微赧,平日她总是起得最晚的一个,每每她起床后,陈氏和安瑛已经在做饭了,而安大娘和安珞,更是早就到了田中干活。

      她突然想起,菜地还没有施肥,急急道:“爹爹,菜地还没有施肥,一会儿吃过早饭我便和大姐一起去,趁着雨未停,把肥施了。”

      “你娘和你大姐已经去了。”

      陈氏探头看看屋外:“就快回来了。”

      晋安这下真不好意思了,原来安大娘和安珞早就去了田中,估计那会儿她正睡得香甜。

      片刻后,安大娘和安珞便回来了,尽管雨下得不大,两人都披着蓑衣,裤腿衣袖仍是湿了。

      两人皆满脸喜色,安大娘道:“这雨来得真是及时,这下田中庄稼便不用浇水了,可以省去不少气力。”

      安珞换过干净衣服,对晋安和安瑛道:“快些吃饭,一会儿咱们去河边钓鱼,方才我和娘回来经过河边,有鱼直往水面上蹿,真是肥!”

      匆匆吃过早饭,晋安便跟着安珞兴致勃勃出了村,直奔秀水河。

      安瑛和里正家的小儿子林雨约好一起做针线活,便没有跟着。

      湿润的空气中弥漫着槐花的香气,杂草树木的枝叶被雨水冲刷得干净透亮,微风拂过,槐花便如细雪般纷纷落下,洒满一地。

      秀水河上烟雨濛濛,水波粼粼。水面上不时传来泼剌一声,鱼儿跃出水面,激起一片水花。

      晋安和安珞选好地方,抛下钓线,便静待鱼儿上钩。

      晋安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水面,她从未钓过鱼,此时满心期待,只盼鱼儿快些上钩。

      伏在水面的浮子微微颤动,紧接着猛地一沉,安珞手疾眼快,手握钓竿猛地一甩,一道弧线划过,带起一条尺把长的鲤鱼,甩落到草丛中。

      晋安跑过去,一把掐住犹在蹦跳的鲤鱼,高高举起:“大姐,这鱼真肥真大!”

      安珞提了一桶水,让晋安把鱼扔到桶中,又抛出钓线:“阿瑾,今日有鲤鱼脍吃了!”

      鲤鱼脍?晋安没吃过。

      “爹爹做的鲤鱼脍,是这世间最美的美味!阿瑾吃过便知道了!”

      说话间,钓竿颤动,又有鱼上钩。

      短短一炷香功夫,便钓上了三条尺把长的大鲤鱼,水桶中已经满了。

      两人便收了钓竿,提了水桶沿着河边土路往村中走。

      雨中传来“得得”的马蹄声,晋安回头望去,只见细雨朦胧中,一辆马车缓缓驶来。

      晋安和安珞连忙避到路边,马车却在离她们不远的地方停住了,驾车的女子跳下马车,走到二人身前,对她们施了一礼道:“二位姑娘,请问前面的村子可是秀水村?”

      两人急忙还礼,安珞道:“正是秀水村。”

      那女子又问道:“村中可否有位姓冯的大夫?”

      安珞笑道:“有的,这位大姐是来看病的吧,冯大夫的院子就在菜地左近,竹篱围着的就是了。”

      那女子道过谢后,赶着马车离去。微风中传来低低的话语声:“公子,就是这个村子了…”

      晋安和安珞回到家中,陈氏正在织布,安大娘在一旁编篮子,安瑛还没回来。

      晋安把桶放下,对陈氏道:“爹爹,钓了三条肥鲤鱼,晌午吃鲤鱼脍可好?”

      织机轧轧,陈氏拿着梭子,双手如飞:“阿瑾想吃鲤鱼脍了?爹爹晌午便做。”

      顿了一下又道:“有三条么?咱们吃不了那么多,挑一条大的给你江叔送去。”

      晋安应了一声,选了最肥最大的一条,仍是用水桶装了,踏着槐花,迎着细雨向冯大夫家走去。

      远远的便看到冯大夫家的篱笆墙外停着一辆马车,正是方才在路上遇到的那辆。

      竹门虚掩着,晋安推开门走进去,高声道:“冯姨!江叔!在吗?”

      话声方落,就听到屋中似有慌乱之声,片刻后,门帘掀开,江氏匆匆走了出来。

      江氏面色发白,眼圈有些红,似是刚刚哭过,晋安心中诧异,难道方才马车上的人不是来看病的么?

      她把水桶放下,对江氏道:“江叔,这是大姐方才钓的鲤鱼,爹爹让我送来一条。”

      江氏勉强笑笑,道:“你爹爹总是想着我们,今日不巧,来了位故人,多年不见,我和你冯姨都有些激动…阿瑾…那位故人不方便见客…”

      晋安明白过来,立刻道:“江叔,我娘还等我回家修鸡笼,我这就走了,改天我再过来借书。”

      晋安辞别江氏,回到家中,陈氏正在收拾鲤鱼,打算做鲤鱼脍。

      晋安很好奇,不知道这鲤鱼脍要怎么做?味道如何?

      陈氏手脚麻利,转眼便把鱼收拾好了。洗干净后,用快刀片成薄如蝉翼的鱼片,码在盘中,鱼片上面撒上细细的葱丝,又烧热一勺油,“刺啦”一声浇到鱼片上,葱香味混着鱼鲜味应声而出,配上蘸食的醋和蒜泥,使人食指大动。

      金刀利,锦鲤肥,

      更那堪玉葱纤细!

      添得醋来风韵美,

      试尝道甚生滋味。

      两大盘鲤鱼脍被一家人扫食一空,晋安这才体会到安珞话中之意——鲤鱼脍是何等美味!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5章 冯大夫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鐠囬攱鍋嶉崗鍫㈡閸忋儱鎮楅崘宥呭絺鐟封偓閿涗箷閻ц鍙�/濞夈劌鍞�]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