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面馆 ...
-
这药确实是祝云昭平时吃的,缓解术后神经修复的不适,也能调整睡眠。
但问题是……
严遵和梁溯有联系,那么这药会不会也是计划中的一部分?
“哥。”梁溯轻声道。
“我……”祝云昭顿了下:“有点累,我想先去休息下,待会儿再吃。”
他回屋,正好看见那小狗正扒拉着垫子。它显然还没有完全适应新环境,但在看到祝云昭回来时,它还是屁颠屁颠起来,摇着尾巴快步跑来。
“汪汪……”
这一幕,熟悉得让人恍惚。
他几乎是下意识地回想起——
多年前的冬天,那个穿着单薄衣服、怯生生站在客厅里的小男孩,眼神里有不安,也有试探,最终却还是在大人的催促下,走向了他。
“哥哥。”
也是这么轻轻的一声。
祝云昭微微皱眉,低头看着脚边的小狗,伸手摸了摸它的脑袋。
小狗温顺地蹭了蹭他的掌心,乖巧地趴在他的脚边。
“哥。”
背后,梁溯的声音低低响起。
他放下药片和水:“我们好像还没给他起名字。”
祝云昭没有说话。
他是故意没取名字。
有时候,名字意味着太多。
它不是一个标签,也不是一个呼唤,而是一种默认的关系。
一旦唤出口,就像在无形处系上了一根线。从此之后,彼此就不再是可以随时离开的存在了。
他忽然想起,很多年前的一个冬天。
那时的梁溯还小,坐在书桌前歪歪扭扭地写字,他最先学会写的,不是自己的名字。
而是……
祝云昭。
弟弟一遍遍写,写得一塌糊涂,却特别认真。
后来,还是祝云昭握着弟弟的手,教他一笔一划写下了“梁溯”两个字。
祝云昭揉了揉眉心,正要思考,梁溯却突然道:“要不,叫溯溯?”
祝云昭的眉头顿时跳了一下,表情微妙地看了他一眼。
梁溯一本正经:“这样你叫它的时候,就像在叫我。”
祝云昭:“……”
他有点被空气噎住了。
梁溯弯腰伸手戳了戳小狗的脑袋,惋惜:“不过它长得不太像我,眼睛没有我大,耳朵也不够立……”
祝云昭:“……”
他想说点什么,但看到小狗被戳了一下后,猛得后退一步,呲牙冲着梁溯叫了几声,顿时被逗笑了。
“看来它也不太想叫这个名字。”
梁溯看着那只小狗,低声笑了下:“那就叫昭昭吧。”
祝云昭手一顿,险些把水杯打翻:“你有病?
“这样我每天都能叫哥哥的名字。”梁溯慢吞吞道:“昭昭,昭昭,昭昭……”
“闭嘴。”祝云昭额角跳了跳,懒得理他,低头对着小狗道:“你叫……芝麻吧。”
“小小的、又黑黑的,像一粒芝麻。”
小狗歪头,似乎对这个名字没什么意见,舔了舔爪子。
梁溯撑着侧脸,懒洋洋地看着他们,轻声道:“不公平,为什么它能叫哥哥起的名字?我就不能。”
“因为它比你听话。”祝云昭淡淡道。
梁溯轻哼了声。
忽然,他低下头,语气慵懒:“哥,你会一直养着它吧?”
这句话,熟悉得让人头皮发麻。
像是小时候,某个深夜里,那个怯生生的小男孩,躲在被窝里轻轻拽着他的衣角,低声问:“哥,你会一直留着我吧?”
祝云昭低声道:“当然会。”
梁溯低笑了一声,垂下眼睫,手指轻轻捏了捏芝麻的柔软耳朵,声音温柔得像是溺在夜色里。
“嗯……”
“哥哥从小就很心软。”
“所以啊。”
“你怎么可能丢下它呢?”
·
趁着舌根下的药片还没化开,祝云昭弯腰靠近洗手池,借助水声将药片悄无声息地吐了出来。
药丸顺着水流,被冲入下水道,不留痕迹。
明明只是个小小的动作,但祝云昭心脏跳动得有些快。
他很少对梁溯撒谎。
但现在,他不得不这么做。
他不敢吃梁溯给的药。
其实也并不是一定要和梁溯决裂,祝云昭只是单纯,单纯想知道真相是什么而已。
也许真相后藏着他无法接受的事情,但至少一切都是真实的。
在弄清真相之前,他必须保持清醒。
门被人轻轻敲了敲,梁溯:“哥,怎么还没出来?”
祝云昭闭了闭眼,迅速调整好表情,打开门。
“你最近公司的事情不忙了?”他随口问道。
梁溯眉眼温和:“是啊,正好空闲些。”
“哥,今天我们出去吃吧。”
·
夜色沉静,城市的灯光从高楼落下,将街道染上一层淡淡的金色。两人下车后,迎面便是熟悉的街道。
他们的中学门口。
校门口的路边,有一家开了十年的面馆。
推开门,空气里飘着熟悉的面汤香气,柜台后的老板抬头看了一眼,顿时眼睛一亮:“哟,好久不见啊!”
祝云昭怔了一瞬,心里泛起一丝异样的感觉。
这里,他当然记得。
以前放学,他偶尔会带着梁溯来这里吃饭。那时候父母工作忙,他们兄弟俩有时会一起留在学校补课,结束后就顺路来这家店点两碗牛肉面。
汤底浓郁,面条劲道,桌上总是放着一碟泡菜。
“你们兄弟俩还是老样子吧?”老板热情地问道,“还是以前那个,两碗牛肉面?”
祝云昭刚想点头,梁溯却忽然笑了:“哥现在胃口小了,肠胃不好,给他换成清汤的吧。”
老板愣了一下,随即大笑:“哎哟,果然是长大了,懂得照顾哥哥了。”
面很快端了上来,热气氤氲着飘散在空气里。店里依旧是熟悉的摆设,桌椅没有换,墙上的菜单甚至还是多年前的样式。
祝云昭这才想起,他们第一次来这家店的时候,也是个冬天。
那时候梁溯刚连跳两级上了高一,成绩一向优秀的他,难得地在期中考试里考砸了一门,回家后情绪低落,一句话都不说。
晚饭时,祝云昭看着他戳着碗里的饭粒,忍不住开口:“行了,不就考砸一次吗?至于这么丧?”
梁溯抿着唇,没说话。
祝云昭想了想,随手拿起外套扔给他:“走吧,带你出去吃点好吃的。”
梁溯愣了一下,抬头看他。
“吃顿热的,心情就能好点。”祝云昭装作不在意地解释:“尤其是冬天,吃碗热腾腾的牛肉面,整个人都暖和了。”
那是他们第一次来这家店。
当时的店铺还很新,门口贴着“新店开张,欢迎光临”的红色横幅,三十岁新婚的老板和老板娘坐在柜台后,手里捧着热茶,透过窗子看着外面的雪景。
店里没什么人,炉火烧得正旺,汤锅里咕噜咕噜地冒着热气。
面端上来的时候,梁溯的心情似乎真的好了点,他埋头吃着,嘴角的弧度悄悄上扬。
祝云昭看着他,随口问:“还难过吗?”
14岁的梁溯抬起头,嘴角还有一点汤汁,眨了眨眼,声音软软的:“不难过了。”
回忆到这里,祝云昭回过神,发现自己不自觉地笑了笑。
面前的汤面还在冒着热气,熟悉的香气让他觉得安心。
只是,这家店的老板和老板娘,已经不再是当年的年轻模样了。他们身边多了个小小的身影,一个约莫四五岁的孩子,圆溜溜的眼睛盯着他们看。
小男孩趴在桌沿,眼睛亮晶晶的,带着几分新奇和期待:“哥哥,你真好看。”
祝云昭一愣,随后失笑。
当初……梁溯来到家里时,也是这么大。
“哥,他这么可爱吗?”
梁溯见祝云昭一直盯着小孩看,不满道。
“没什么。”祝云昭拿起筷子搅了搅汤面:“只是想到了你刚来家里时,也是这么大。”
梁溯的筷子停下了。
祝云昭接着道:“还想起了当时我们俩中学时,第一次来这家店。”
梁溯微微一怔,随即也笑了:“原来哥也还记得。”
祝云昭握着筷子的指尖微微一顿。
是啊,他当然记得。
关于梁溯的事情,他一直都没有忘。
无论是小时候第一次见到那双小心翼翼望着自己的眼睛,还是那个冬天,他带着情绪低落的弟弟来这里吃面。
那些回忆,未曾消散,依旧鲜活地停留在脑海中。
他甚至记得那天的温度,记得梁溯低头吃面时,睫毛上沾着的水汽,记得那碗牛肉面里漂浮的几片翠绿的香菜。
“哥……”
梁溯轻轻地叫他,嗓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柔和。
祝云昭回过神,抬眸看向他。
这一刻,过去和现在交错重叠。
当年的少年已经长大,坐在对面,面容清隽,眉眼沉静,嘴角还带着点笑意。可那双眼睛,却是深不可测的漆黑。
仿佛藏着无数的情绪,只是没有露出来罢了。
祝云昭的喉咙有些干涩,忽然想问一句——
你到底是什么时候,变成这样的?
·
“好久没走这条路了。”饭后,祝云昭望着熟悉的街道,几分感慨。
这条路,他们以前走过无数次。
放学后,或者周末补完课,甚至是高考前心烦意乱的那个夜晚。
祝云昭垂眸,回忆:“我高三的时候,你好像很喜欢拉着我散步。”
梁溯轻轻笑了,语调温和:“是啊,那个时候,哥总是很忙,很少有时间陪我。”
“……有吗?”祝云昭皱眉。
“当然。”梁溯慢悠悠地道:“高三那年,哥真的特别忙,每天早出晚归,连吃饭时间都要掐着秒过。有时候,我在学校等你,等到晚上十点,你才从学校出来。”
“所以我那时候,就只能用散步的借口,稍微多占用你一点时间。”
他的语气依旧是温温柔柔的,仿佛只是在回忆一件微不足道的往事。
但祝云昭的心却猛地一紧。
他忽然站定,直直看着梁溯:“梁溯。”
梁溯面色不变,灯光将他的脸切得明明灭灭。
“你有事情骗我吗?”
夜风轻轻掠过,路灯的光晕投在地面上,将两人的影子拉长、交叠,纠缠在一起,不分你我。
梁溯站在光影交界处,微微垂着眼,唇角依旧挂着一抹若有若无的笑。
“哥,为什么这么问?”他的声音温和得近乎无害。
祝云昭没有回答,目光落在他的脸上,试图捕捉任何一丝微妙的表情变化。
没有。
他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