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六、父女交心 ...


  •   坐在回家的马车上,对面的父亲一直用奇异的眼光看着我,看得我心虚不已。想开口解释,又实在不知道如何解释刚才的情形。
      好一会儿,父亲才开口,“潇儿,刚才说的那些话,是你自己想的吗?”
      我咬了咬唇,鼓起勇气,抬头坦然直视父亲点点头。
      父亲若有所思地看着她,眼中又隐隐有丝忧虑。
      母亲笑吟吟地说,“咱们女儿多聪明啊。”连亲了我好几下,晴岚看着眼红,嚷着我也要我也要,扑到母亲怀里,母亲又高兴地抱着弟弟亲。
      父亲微微蹙眉,“若是……我竟不知说什么好了……以后,还是不要这样。”
      母亲不满爹的态度,“女儿聪明不好吗?瞧你还苦着脸,好象女儿给你丢了脸似的。”
      “女孩儿家太聪明不是好事……”
      “什么女孩男孩,女孩怎么就不能聪明了?明儿全大理人都要羡慕咱们家出了个女神童。”母亲一顿抢白。
      父亲苦笑,“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担心潇儿。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比别人聪明一点是好的,但超过太多不是好事。弄不好会有祸事的。”
      “能有什么?说不定咱们家我是玉龙山上的仙女下凡,是大神座下的玉女投胎……”
      对于超常的甚至不能解释的事物,云南的各族人都有一套或神或鬼或巫的合理解释,一些部落或寨子把有超乎寻常本领的女子视为巫女、圣女,顶礼膜拜。神的旨意本来就不是凡人能理解的,与常人不同再自然不过,有什么好奇怪的。
      父亲在发现我不同寻常的聪明成熟时,首先想到的是怎样保护我的与众不同不受世俗伤害。我心中感到温馨,偎到父亲怀里,轻声道,“爹爹,女儿明白您的意思。”
      父亲欣慰地抚摸我的头发,“以后在外人面前要注意,有些话只能在家人面前说。世上尽多愚人,对自己不能理解的事总是千方百计地消灭;也尽多妄人,嫉妒伤害比自己更优秀的人。真正聪明的人要善于韬光养晦,这才是远祸之道。”他这番话是已经完全把我当作大人平等交流了,可能心里多少还存着点疑虑,也有借此话试探的意思吧。
      但我的表现打消了他最后一点怀疑,“爹爹,您放心,女儿会当心的。在外人面前,女儿就是个三岁的孩子,别的三岁孩子会的女儿会,别的三岁孩子不会的,女儿也不会。”说着冲他挤挤眼,“不过女儿有个要求,爹爹一定要答应哦。”
      父亲失笑,“哦,我有什么要求?”
      “请爹爹给我和弟弟请位先生,教我们读书。”
      “你不是把我书房里的书都读了吗?”父亲开玩笑地说,但他的表情渐渐郑重起来,不敢置信地问,“你真的读完了?”
      我点头。父亲似乎不知道说什么好的样子,“天才,除了天才二字,用什么解释潇儿的天赋异禀呢?好,我会尽快请位先生,给你和晴岚启蒙。”
      “还有……”
      “什么?”
      “我答应阿婉姐姐,一定会治好她脸上的疤痕。还请爹爹寻找一位高明的大夫,我要拜师学习。”
      “学医?”
      “是!”
      “我会请好大夫为阿婉治疗,你不必自己学医了吧?”
      我语气十分坚决,“人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女儿是身为女子,不可能为良相,那么为良医济世救人也好。经过这次瘟疫,更看出良医的难得与重要。如果有良医,瘟疫不会这般肆虐,阿达哥哥也不会死……”我微微哽咽,平息了一下情绪,继续道,“爹爹,请答应女儿吧。等女儿学医有成,一定救治更多阿达哥哥一样的人,让更多的人不因为疾病失去生命,让更多的家庭不失去亲人。”
      我身为肖雨的前世,学了很多东西,知识博而杂,可惜大多出于兴趣或写作的需要,涉猎不深,精通的更少。那时因为自己的体弱多病,我最想学的就是医学,也了解了一些这方面的知识,但一直遗憾没有机会系统全面地学习。
      “好!”父亲终于答应。
      我凝视父亲的面容,眼眶慢慢被感动的泪水湿润。我是何等幸运,今生有一位爱护女儿,更能理解女儿、接受女儿的父亲!要知道即使在现代的二十一世纪,能这样和女儿平等交流,无条件理解、信任、支持孩子的父亲也不多啊,何况是在三百多年前的古代,何况他是受孔孟之道熏陶的古人。
      紧紧搂着父亲的脖子,亲亲他的脸颊,由衷地说,“爹爹,爹爹,你真好。我真幸运,有这样好的爹爹。”
      父亲拥着我,慈爱地说,“傻丫头,我是你爹爹,当然对你好了。”暗暗在心中叹息,女儿啊,这样的天赋对你是福是祸呢?无论怎么样,爹爹一定尽全力保护你周全幸福。
      母亲还在不满地咕哝,“咱们女儿就是天才嘛,多露脸啊,为什么不可以说……喂,丫头,就和你爹亲,不亲娘啊?”
      我做个鬼脸,一家人都笑起来,严肃的气氛消散了。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朗朗的读书声中,孙先生背着手在教室内踱着方步,看着一张张认真的脸,特别是两张一模一样、粉妆玉琢的可爱小脸,不由捋着几缕鼠须得意地微笑。
      今年的新学童中,有一对年纪最小却特别聪明的双生兄弟,就是我和弟弟,穿着男孩衣衫的我看上去和弟弟一模一样,让一向以作育英才为己任的孙梦庐欢喜非常,爱不释手。
      “好了,就读到这儿吧。”孙梦庐打断了孩子们的声音,“有谁已经记住了,上来背给我听。”
      一张张小脸表情各异,有紧张、惊慌、愁苦,两张散发着自信光彩的小脸特别引人注目。“孟雨潇,孟晴岚,你们可记住了?”和我们姐北说话时,孙先生的语气总是格外柔和,神色也格外地亲切和蔼,让其他时常被先生严厉训斥的孩子又羡慕又嫉妒。
      弟弟神采奕奕地大声说,“记住了。”
      我则迟疑一下,“记是记住了,还不太熟。”其实我早已倒背如流,但一直牢牢记住父亲的要求,不可太露锋芒。
      “哦,不要紧,上来背给我听,晴岚先来吧。”对其他孩子,板了脸换了副面孔,“你们都好好听着,孟晴岚和孟雨潇背完,就轮到你们,背不出来就等着挨板子吧。”

      答应了我的要求,父亲就立即为他们请启蒙先生。大理城口碑最好的教书先生叫孙梦庐,父亲亲自上门,请他来孟府为西席。可是孙梦庐正教着几个孩童,虽然父亲是守备大人,但其他孩童的长辈也不是升斗小民,不是一族之长,就是府衙官员、军中武将,轻易得罪不得。孙梦庐婉言谢绝父亲的邀请,提议可以送孩子到学馆来。父亲无法勉强,只好把我和弟弟送到学馆,与其他孩子一起学习。于是学馆里就多了一对甫满三岁的孪生兄弟。
      孙梦庐本来对父亲送三岁的孩子来读书颇不以为然,心想这么小的孩子读什么书,把我当什么了,带孩子的保姆吗?原本打算对他们不必要求太高,先随便敷衍两年,等他们大点再说。但出乎意料的是我和弟弟乖巧听话,聪明又认真,无论他教什么都认真学,又能举一反三,直让孙梦庐老怀大慰,自认为教了一辈子蒙童,没有资质出于其右的,打定了主意好生栽培,说不定一不小心就成了未来状元的启蒙恩师,那不是光耀门楣了吗?从此把一多半心思放在教导孟家两个孩子身上。
      虽然所学的内容是早就会的,我还是认真地学习。前世肖雨虽然有相对现代人来说深厚的古文功底,但比起这些一心读圣贤书的古人来说,还差很多。肖雨的书法虽然不错,但知识也许可以继承,技能却只能一切从头练起,因此我学的极认真,特别是练字描红,更是用心。
      晴岚本来就极聪明,只是在拥有前世记忆的我的陪衬下,显得他不那么出挑。在学馆里,我尽量隐藏自己,表现的和一般孩子没有区别,晴岚的天分则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我爱自己的家人,如果问我在乎的是谁,那一定非晴岚莫属。我对晴岚的爱复杂而微妙,最亲近的血缘、在娘胎里一起待了九个月、从出生起就不曾分离、双生子微妙的心灵感应……我把晴岚当作另一个自己,当作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来爱着。
      当时我没有意识到的是,我潜意识中把这个可爱的弟弟当作自己前世一直渴望而又无法拥有的孩子,以一种母性的心理去爱他。
      我和弟弟一起学习,帮助晴岚温书,督促他练字,给他讲解不明白的地方……用我的方式悄悄关爱弟弟。
      因为晴岚的体质不太好,时常染上受寒发热的小毛病,我更是敦促他天天清早起来用冷水擦身,以增强抵抗力;然后踢腿甩手地做操,锻炼身体。
      除了家人,我最重视的是健康,这也是肖雨体弱多病的经历的影响。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馀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晴岚流利的背诵让孙梦庐摇头晃脑,笑容越发愉悦。得如此英才而培育之,实乃幸甚,幸甚啊。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